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01

“清歡過紅塵”第一次讀到它,是在李風玲老師的散文集《碧潭飄雪》裡。“清歡過紅塵”是她其中一篇散文的題目,讀到它就喜歡上了它,也喜歡上了這篇文章。

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這篇文章內容並不複雜,只是簡簡單單的感情變遷,可是在繁紛的紅塵中難得是“清歡”。

02

“清歡”是怎樣的一種境界?為此我打開百度,請求“度娘”給我指點“清歡”與“紅塵”的淵源。

“清歡”在林清玄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有明確的解釋。“清”是指清淨、清淡、清澈而“歡”指歡樂、歡愉、歡喜。“清歡”就是即清靜又歡樂。

而蘇子的“清歡”給人的又是一種味道“清歡共,紫陌紅塵相逢,望蒼穹,掠眼繁華誰懂?”這裡的清歡是指“清雅恬適”與熱鬧的紅塵相逢是怎樣的味道,叫你用心讀懂。

原來“清歡”就是一種味道。要用心去感觸,用心去咀嚼,咀嚼出綿綿流長的意味。

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03

我記的讀過這樣的一段句子“天堂和人間的區別不在形式上而在感受上”記不清它的出處。但是它流過心間象甘泉。原來“清歡”就是“天堂與人間”的區別。

而“紅塵”往往給人以悲的色彩。例如“看破紅塵事”但是原來的出處在東漢文史學家班固《西都賦》喻義就是“繁華的都市”。

經過太多文人掮客的“青睞”原本單純的喻義被擴大了範圍由“繁華的都市”演變成了“人世間”形成了“繁鬧塵市”的代名詞。

“繁華的都市”代表的是“蓬蓬勃勃的”“蒸蒸日上的”而“人世間”更多的是清冷的、無耐的,帶著幾須蒼涼的味道。

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04

我相信大多數人“不喜歡紅塵事”又“脫離不了紅塵的苦”。因為“苦”才想與“清歡’努力地結著連理。就象苦咖啡加上糖才能找回觸覺的平淡與接受。

原來“清歡過紅塵”最終的追求就是一種平淡、一種平和。平和的心境,平和的際遇。只有“平和”心才會“清歡”。

不喜歡“紅塵”二字,卻在“紅塵中苦苦掙扎 ”為親情、為愛情、為友情。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逃不出“紅塵”的魔爪。

對於“紅塵”中的規則,只想“秀秀”一語解千愁。還是那是句老話:“秀秀紅塵事,寄語味平生”。

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05

文章結束耳邊仍悠悠迴響著李風玲老師的話語:

韶華易逝裡,多少往事無法回頭,就讓那些曾 清歡過紅塵經的紛紛擾擾,燒成一把歲月的紫砂壺,虛懷以待春,清歡過紅塵。

活出生命裡最真實的樣子:清歡過紅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