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誇山西的諺語太多了,

“地下文物看河南,地上文物看山西”

“千年中國看西安,五千年中國看山西”

類似這種話數不勝數,這是因為山西是保留中國古建築最多的省份

但是好多人覺得山西的古建築風格就像是山西的天氣一樣,蒙上了一層灰濛濛的黃土,就連老西兒也常常有這種感覺,卻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是為什麼?

以下是青蓮君總結的幾個原因,與大家分享

第一、古建的做法,分為官式和民式,官式從結構、裝飾這些都是獨特有其鮮明的特點的,而山西古建首先不能逾制,這在古代可是大忌,所以山西的古建是有侷限性的,還有從山西的古建風格來說有很強的地方工匠傳承,確實在用料、裝飾、形制、做法上都和其他地方有著較大的差異,色彩上來說,山西多為民居,只能用清灰色系區別於高等級的彩畫肯定會顏色上差一截,民居的屋頂只能用一些硬山或者捲棚肯定不如故宮或者皇家那種廡殿頂氣派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第二、山西建築大多為單體建築,中國的古建築需要整體觀賞才能最大程度展現美的一面,而山西雖然歷代保存較多,但是除了幾個集中的建築群外,其他都是散落在省內各處的,單個去欣賞自然覺得衝擊性或者觀賞性不足。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第三、環境的影響,山西給人土的感覺肯定不只是古建築,山西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導致省內環境差,基本每個市都是灰濛濛的感覺,你說來旅遊的人能感受到光鮮亮麗嗎?如果這些建築在晴空萬里的海邊,你試想肯定會加分不少,只會不會更土吧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第四、經年缺少維護和保養,一方面維護的量太大,維護的成本太高,而山西的經濟發招一直較為落後,財政上對於古建這種純消耗的項目肯定是不會有特別的偏向,另一方面不當的維護還會對建築造成二次傷害,而你們看到的日本古建完好,和他們幾乎年年維護、翻新這些不無關係。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第五、拍照原因,照片拍的不好肯定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土,山西大部分建築都沒有專業的攝影師拍攝,大部分都是遊客照,肯定是灰濛濛的畫風,而且受到城市空氣質量不佳、建築旁的標語、髒亂差的周圍環境都有影響,你看那些日本的古建築是不是都晴空萬里再搭配合適的參照物給人又新又美的感覺。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第六、本身古建的模樣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個不是推脫之言,舉個栗子,如果博物館的青銅器外表不是土土的綠色模樣,還是金燦燦的樣子,肯定不土,但是你看到會失望嗎?欣賞古建,就是透過時空看歷史,如果看到的歷史是化妝好的,你會有代入感嗎?

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是感覺土裡土氣?原因令人深思

山西有那麼多珍貴的古建築,傳播給大眾卻給人一種“土”的感覺,讓青蓮君莫名的傷心,有了好照片再宣傳山西的古建築,那就不叫土了,那叫百年的滄桑,歷史的厚重,這麼一換是不是覺得立馬高大上了?真心希望以後有更多的美照來宣傳山西,把山西古建築沒得一面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