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漯河,河南中部城市,因沙河和澧河穿市區而過,因此也有水城之說。有水當然有橋,現在漯河成建橋光沙河就有11座大橋,而且漯河不單單有現代橋,古代橋也是有的,在漯河商橋鎮,現存著世界最早的石拱橋——小商橋,這座小商橋要比河北趙州橋建造還要早21年,因此漯河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橋城。

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我2016年到漯河,今年已經在這裡了三年,三年時光我幾乎走遍了這裡的大街小巷,從繁華的市井,到偏僻的小道,從朝陽四射的清晨,到依依落下的晚霞。三年時光也讓我對這個城市更加的瞭解。有人說漯河更像是一艘飄在水上的船,曾經激流勇進過,也曾失意迷失過,兜兜轉轉今年已經30年有餘了,現在這艘充滿希望的船再一次準備蓄力遠航。

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1986年,是漯河地級市的元年,這一年漯河經國務院批准,由縣級市升格為省轄市,擺脫許昌管轄,並轄郾城、舞陽、臨潁三個縣和源匯區,總行政面積為2640平方公里。其實當時漯河市總人口才40萬,升為省轄市實屬意外,但又不是意外,198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河南鄭州和河南漯河為全國經濟試點城市的通知,一下子就將漯河拉上了一個高度。

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到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中講話,將改革推上浪潮,這也極大的刺激了內地學特區辦特區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漯河被省委選中為內陸特區城市,時任漯河市第一任地位書記王有傑親筆題寫了內陸經濟特區。《漯河日報》也更名為《內陸特區報》,一下子上了快車道的漯河經濟迅速的崛起,但是三位市委書記接連落馬的鬧劇又將漯河一巴掌打趴下了。

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引起的信任危機直接導致了內陸特區的取消,深受重創,曾經的三五載超珠海的夢破滅了,但是在消沉中前進,在苦難中掙扎,終於還是有成績的,起碼鍾情的食品行業沒有辜負漯河,2005年1月23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通過評審,決定授予漯河為中國首個食品名城,終於,漯河拿到了第一個行業第一。

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30年的小漯河成為中等城市

到今年,漯河的食品產業已經日趨完善,城市建設也相對完備,現在的漯河是一個有溫度的漯河,最大的感觸的就是公交服務,我也常常到河南周邊城市,沒有哪個城市能像近兩年漯河的公交服務一樣好,車長有溫度,服務有深度,這個城市也會讓人感覺多了幾分活潑可愛。

從40萬人口小城,到今天的中等城市,漯河用了30餘年,11月3日,《河南日報》發表了河南城市規模全譜圖,漯河為河南8箇中等城市之一,在全省佔到中等程度,現在漯河三區兩縣,各區發展都獨有特色,工業基礎相對完備,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從不務正業到行業第一,漯河今天成為中等城市,希望漯河的明天會更加精彩。

2018年11月8日

漯河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