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这两天家中有事没有发文,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转载下来与大家分享!文章的题目叫做《请放过钟南山的儿子吧!》,看完之后,我内心想的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家,先看看文章!

1

在中国,能把瘟疫“腿”打断的,有两位老人。

一位是钟南山,另一位是李兰娟。

我本以为疫情当下,对于他们人们只会感激和敬佩;至少,不会诋毁。

但事实告诉我的却是:

  • 有些人就是以污名化英雄为乐。
  • 在新冠肺炎爆发后,钟南山这一名字引发了好奇。

    于是8年前的一部纪录片《中国人物志》,被重新翻了出来。

    然而比起钟南山本人的“战绩”和过去,他儿子钟帷德裤腰间的爱马仕皮带,貌似更加吸引眼球。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爱马仕皮带好扎眼。”

    “儿子有点不朴素啊。”

    “估计真的是领导。”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甚至因为纪录片中的采访,钟老偶尔用英文回答,

    便有人质问:药呢?有本事拿个诺贝尔奖。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第一,这部纪录片是由美国探索频道出品;

    第二,当时拍摄时,新冠肺炎还未出现。

  • 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扣帽子,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 更何况他的儿子,在医学领域和钟南山一样有所建树——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

    既买得起爱马仕,更配得上。

    悲哀的是,这种事情无独有偶:李兰娟院士也没有逃过被泼脏。

    22天之前,李兰娟院士发布团队对于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后,立刻有人跟着造谣。

    “听说要卖儿子公司的药了?”

    “为了发国难财,废寝忘食啊。”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70多岁的老太太,在本可以颐养天年的年岁,却要继续披甲上阵。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然而在这一切的辛苦和拼命之后,却还要被网友污蔑:“她只是为了发国难财。”

    “科研人员涉及商业,就不纯粹,她太功利了。”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他们不是神,没办法拯救所有人,但却是冲在前线玩命的英雄。

    即便有可能会失败,也会去尝试千万次,为了能早一天结束这场疫情。

    哪怕有可能会牺牲,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前线,只要能从死神手中多救回一个人。

    他们从未怕过病毒的气势汹汹,却架不住背后有人不断捅刀。

    2

    为了尽早研发出有效疫苗,和控制病毒进一步的扩散,古稀耄耋之年的他们,每日都在一线殚精竭虑。

    却在网络被人忽视,受人污蔑。

    43分钟的纪录片中,除了钟老儿子的一条爱马仕腰带,看不到任何所谓世俗能够证明“财富”的东西。

    中国工程院院士,问诊还是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格子间,近距离地和每一位病人、家属进行病情说明、以及安慰。

    工位小,家也是如此。

    钟南山和老伴至今都生活在广州医学院内,一套不大的房子里。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客厅只要六个人就能塞满: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白色的冰箱和茶几的桌布,已经旧到发黄;甚至连一套像样的茶具都没有。摆放水果的盘子,还是钟老妻子曾经的奖杯。

    钟老儿子的妻子,更是穿得朴素大方。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这一切没有人去讨论,大概是觉得不值一提。

    唯独钟惟德的一条腰带,成为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话题,和键盘下所谓的“钟南山的把柄”。

    可以口头赞美英雄,但却见不得他们获得实质的奖励,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 在有些人眼里,普通人可以攒钱、借钱去买一个包,英雄却必须身世坎坷,或者家庭清贫;好像不符合条件者,都不配论英雄。
  • 被这种人冠上“英雄”的名号,不是荣誉是诅咒。

    3

    李兰娟院士,是国内唯一的传染病学院士。

    十几年来,她与非典交手;战胜甲流,击败重症肝炎......

    曾带队只用五天便确认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源,并研制了禽流感疫苗种子株,这些战绩鲜少有人主动了解。

    她再次挂帅出征换来的,却是网友的咄咄逼人,开公司是错,就连接受采访也变成了错。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1、她的职业是教学科研工作者;


    2、建议隔离与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宠物,并非所有;


    3、建议确认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最好终止妊娠(3个月内),对孕妇和孩子负责。

  • 当英雄被夸赞时,便会有无数道德绑架者涌现;从不关注真实信息,便以为自己就是真相。
  • 2月5日微信官方就已经对“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进行辟谣。

    一周后仍有人,将官方辟谣称为“洗地”。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意思是:人们其实早就在心中,构建好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它可以快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你是什么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不过如此。

    李兰娟院士曾说:

    “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热爱卫生事业;接触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

    这种热爱,让她的母亲既心疼又无奈。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是她说:

    “病人不怕多,只怕漏,要把所有的病人都发现出来,后面就是安全了。”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也是她,顶着压力,提出“武汉封城”这一生死攸关建议;

    还是她,73岁坚持进入ICU病房,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

    在记者反复询问“每天只睡三小时”时,主动岔开话题,告诉大家:“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她并非不知网络的谣言。

    只是对她而言,比起谣言,更想把时间花在对付病毒上面。

    “此行是为救治危重症患者,不达目的不撤兵。”

    她做到了。

    4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这次武汉封城,袁隆平硬核支援了200吨大米。

    这事只在热搜停留片刻,便无人再关注;而他曾因为摸了一下豪车,买了两部华为手机,便被网友骂到网警出动。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那些骂他的人,说他“腐败”的人,吃着大米,看图说话。

    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在被国家奖励了一栋豪宅后,没有自己进去享福,而是生生把它变成了科研中心。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他,偏偏不爱呆在空调房,而是日日往田地里跑。

    因为他说:

    “我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电脑里,种不出水稻。”


    浅谈正能量,感慨于疫情

  • 袁隆平、钟南山、李兰娟,他们呕心沥血了一生,只为国家奉献,凭什么要受这般委屈?
  • 《哈利波特3》中,校长邓布利多说:

    “即便是最不幸的时刻,也有欢乐存在;只要有人还惦记着带来光明。”

    钟南山、李兰娟为首的医务人员,便是在这场疫情阴影下来带光明的人。

    用你的“在看”,替他们说句话。

    勿让英雄蒙了羞,勿让英雄寒了心。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绝大数有良知辩是非的人都和你我一样,仍然对我们的英雄充满敬意,对我们的祖国充满热爱,对每天的生活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