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薛湖鎮:淳樸農婦用孝心詮釋大愛

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李亞楠、楊晨、張增

陽光明媚的上午,一位中年婦女將一位老人攙出家門。她細心地將椅子上的灰塵撣了一下,便扶老人輕輕坐下......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是永城市薛湖鎮郭河涯村村民聶豔華9年來照顧89歲的姥姥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姥姥和她並沒有血緣關係。2011年,剛剛生下孩子的聶豔華為了方便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把她接到了家裡,並且一照顧就是9年。

照顧姥姥傳美談

家住薛湖鎮郭河涯村的聶豔華一家過著清貧但十分和諧美滿的日子,聶豔華照顧姥姥的事蹟在當地傳為美談,方圓幾十裡的村民,提起聶豔華都是讚不絕口。

4月7日,記者來到了郭河涯村,見到了這位人人口中稱讚的“好孫女”。

“來來來,趕緊屋裡坐。”剛到家門口,聶豔華就熱情地招呼進屋。進入家門,一股濃郁的春天氣息便撲面而來,只見院內種滿了各色花朵,紫色的紫荊花、深紅的薔薇、粉紅的玫瑰、黃色的迎春花、翠綠的龜背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春景圖。

陽光透過層層的薔薇葉子斑斑點點的灑下來,打在一位坐在椅子上休憩的老人身上,顯得安靜祥和。

永城市薛湖鎮:淳樸農婦用孝心詮釋大愛

聶豔華和姥姥在家裡

這便是跟著聶豔華來到郭河涯村的姥姥。從2011年來到這個村,時間已經過去了9年,老人已經從剛開始的不適應轉而喜歡上了這個村子,用聶豔華的話說就是:“現在,姥姥喜歡去別人家串門兒,和鄰居的關係比我還好。”

不是親人勝親人

今年37歲的聶豔華出嫁前就和姥姥的關係比較親。因為上學的地方離姥姥家比較近,所以她小時候每天放學都會去姥姥家吃飯。在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姥姥親口告訴她,她的媽媽不是親生的,而是當年領養的,所以她們現在沒有血緣關係。當時的聶豔華對“血緣關係”四個字懵懵懂懂,直到長大才知道,沒有“血緣關係”代表著她和姥姥不是實際上的一家人。“我很佩服姥姥的豁達,她從來沒想過隱瞞我什麼。其實,我們一起生活那麼多年,姥姥對我那麼好,即使沒有血緣關係,我也早把她當成我的親姥姥了。”提到自己和姥姥的關係,聶豔華雙眼噙淚。

聶豔華的媽媽今年67歲,頸椎不好。成年後的聶豔華便替媽媽照顧姥姥,剛開始每週去姥姥家一次,後來發展到每天必去。“慢慢的時間久了,去姥姥家成了習慣,每天不過去都覺得心裡差點什麼事。”聶豔華說。

永城市薛湖鎮:淳樸農婦用孝心詮釋大愛

聶豔華和姥姥在飼養小雞

2008年,聶豔華經別人介紹,認識了寬容善良的丈夫郭少華,次年便生下了女兒。在這期間,聶豔華生怕姥姥無人照顧便每天都兩個村裡來回跑,時間久了,有點力不從心。這時,她便提出接姥姥一起住的想法,沒想到丈夫一下子就同意了。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聶豔華把姥姥接到家裡以後,郭少華不僅不嫌棄老人,甚至比聶豔華對老人還要好。郭少華常年在浙江務工,一年回不了幾次家。但每次回來,他都會給姥姥買點好東西。聶豔華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也對丈夫加倍的好。“婆婆去世早,他總是說,姥姥年紀大了,沒人照顧,現在我們沒有負擔,不照顧她,誰能來照顧她?”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正是著樸實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大道理。

永城市薛湖鎮:淳樸農婦用孝心詮釋大愛

聶豔華和姥姥在聊天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臉色難”,千難萬難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在日常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這樣的情況在聶豔華家是看不到的,儘管有時候聶豔華也會遇到煩心事,但她從不在姥姥面前表現出來,而且,凡事都和姥姥商量,對於她來說,姥姥不僅僅是一個老年人,還是她人生路上的指引者。都說“老人像小孩”,姥姥平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要每天吃藥治療,聶豔華便每天囑咐老人吃藥。

有時候,姥姥脾氣上來了,說什麼也不願意吃藥,甚至向聶豔華撒謊說自己吃過藥了。不放心的聶豔華生怕姥姥落下一頓藥,眼看囑咐無效,便開始在吃藥前緊盯著姥姥,直到看到她把藥全吃了,才放心去幹自己的活。

就這樣,9年如一日,她始終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照顧老人、孝敬老人。無微不至照顧一個老人十幾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質樸大愛詮孝心

“再也沒有比豔華更好、更孝順的女孩了,照顧不親的姥姥那麼多年,俺村裡人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一位鄰居這樣感嘆。

聶豔華總說,老人年歲大了,套頭衫穿不進去,她給老人買衣服,就只能買前邊係扣子的。夏天買不到,她就把套頭的大背心胸前剪開一道口子,再釘上兩排扣子;姥姥剛開始來到村裡的時候,不適應,她便買了十幾只小雞讓姥姥餵養,讓姥姥有點事做不至於孤獨;丈夫在外面務工,她要照顧老人和小孩,不能工作,便自己找點零工做,每天掙個三五十塊錢貼補家用……就這樣,雖然日子清貧,但聶豔華一家人的生活倒也過得自在和諧。

永城市薛湖鎮:淳樸農婦用孝心詮釋大愛

提起姥姥,聶豔華忍不住流淚

“我從沒想過和姥姥的血緣關係,我只覺得我們就是一家人。”聶豔華說,她總是愛在村裡嘮叨姥姥這個、姥姥那個,卻很少有人知道,老人並不是她的親姥姥。“老人已經89歲了,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我想在這有限的日子裡,多照顧照顧她,盡好外孫女的本分。一定要讓她活一天,就享一天的福。”聶豔華望著老人皺紋密佈的臉說。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37歲的聶豔華卻以質樸真情、孝行天下的善舉,顛覆了這一說法,演繹了人間大愛,不是兒女勝似兒女。9年的孝老敬老、9年的辛酸苦辣、9年的風雨不輟,成就了千里難尋的“最美外孫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