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最近讀了大島祥譽的《麥肯錫入職培訓第一課:讓職場新人一生受用的邏輯思考力》,收穫頗多。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麥肯錫有多牛,我們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看。不談錢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在金融行業普遍裁員減薪的大環境下,麥肯錫的薪資依然堅挺。

據Management Consulted 發佈的2020年最新的諮詢公司薪資排名,在麥肯錫裡薪資最低的本科生的年薪已經超過了10萬美金,其它級別更是不止這個數。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同樣本科畢業,他去了普通外企,年薪10萬,但是是人民幣,而你去了麥肯錫,也是年薪10萬,但拿的是美金。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不過這10萬美金也不是那麼好拿的,在這樣的公司裡,卻有五句話是被限制使用的。在書中,大島祥譽把它們稱為NG詞彙。混職場的人大都有自己的一個小本本,上面記著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但這五句卻是大家容易忽視卻又經常說出口的。



這五句話不要說

NG詞彙1 - “我個人來說”

不管是老闆還是客戶,想聽的不是你覺得怎麼樣,而是客觀事實是怎麼樣。畢竟出了事情,就算把你開除了你負不起那個責任。

那是不是不表達個人想法就可以了?那也不行,老闆請你來,你一點想法也沒有,要你何用呢?

麥肯錫式的表達是“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這樣的表達既證明了你做了功課又顯示了你對工作的謹慎,是更加恰當的表達方式。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NG詞彙2 - “我不願意”

職場溝通中,難免有自己不願意的時候,但如果這麼直接說出口,就顯得自己很不好溝通,像個撒嬌的小孩子。

“我不願意這麼做,這麼做太奇怪了”,雖然清楚地表達了拒絕,但是並沒有說清楚你為什麼不願意,這樣以來,對方便會認為你是對人而非對事。

想說不願意之前,首先要明確具體的問題,然後說出不願意的原因、證據以及自己的想法。這樣工作才能更好地往下進行。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NG詞彙3 - “我知道”

你要是真的“知道”那也沒關係,怕就怕你明知道對方說的是對的,但賭氣般地說“我知道”。

“遲到影響不好,你這樣很難帶好下面的人”,“我知道”

你確實知道對方說的有道理,所以回答“我知道”看似並無不妥,但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要確認的不是你是不是知道,而是要確認你“今後的行動”

“我明白遲到不好,下次一定早到”,這才是對方想聽到的回答,也是能幫你在職場晉升的藝術。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NG詞彙4 - “那我問問你”

不正面討論對方的問題,而是以反問的形式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恐怕是職場中常用的為難人的手段之一了。

“我們項目需要增派兩名人手”,你聽到以後立馬火大,因為他們項目不大,而且人手在你看來也已經足夠多了,所以你反問他“那我問問你,你說一個項目配多少人合適?”。

這種情況下,要確認對方為什麼要追加成員才比較合適。他們項目可能接了大的訂單,也可能有多名員工要休假。針對對方的問題,在沒有確認清楚之前就進行反問甚至質問,實在是稱不上有氣度的,也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NG詞彙5 - “沒關係”

這句話經常會無意識地在很多情況下被說出口。有的時候的“沒關係”其實是“有關係”或者“懶得計較”,只是你或者對方沒有把真正的原因說出口。

你把項目搞砸了,跑去跟老闆請罪,老闆什麼也沒說,只有一句“沒關係”。

這個時候你心裡會怎麼想,“老闆為什麼不罵我?為什麼會說沒關係?他是不是想把我裁掉,所以懶得跟我多說了?”

對方可能因為不想說出真心話,所以才說沒關係。換位思考,自己在講話時也要注意,如果不想對方誤會,要把原因講清楚,而不是一句“沒關係”讓對方去猜測。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最後

職場江湖,從來沒有容易二字。一樣疫情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如果想在職場風生水起,需得步步為營,處處謹慎。哪句該說哪句不該說,更要細細拿捏。


願每個在職場上如履薄冰的你,都能風生水起,平步青雲!


年薪10萬美金的公司裡,我卻不敢說這五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