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一轉眼又到了出門賞花的季節。也許,論及踏青賞花的心情,古往今來都能給人以愉悅感。古有詩人陶淵明,對著桃花有感而發,寫下傳世名作《桃花源記》。然而,關於桃園的意象觀念卻在今天悄然發生改變。那麼,從陶淵明的桃源仙境,到現代影視作品中的黑暗桃源,這些年桃花源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桃花源的暗黑傳說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桃花源記》的故事流傳久遠,關於桃花的黑暗傳說,常常以非正式的形態,出現於中國的影視作品中。說起桃花的黑化,就不得不提與桃花同為薔薇科植物的櫻花。它們同樣花型嬌小、耐旱、耐寒。這種轉瞬即逝的美,讓櫻花在日本有著很高的地位。在絕大部分的日本文學作品中,櫻花都以正面的形象出現。然而,作為少數的負面代表,坂口安吾的小說《盛開的櫻花林下》徹底顛覆了櫻花的傳統形象,把櫻花林描繪為厲鬼索命之地。

小說雖然創作於1946年的戰後,卻是以作者在戰時的真實經歷作為藍本。一天,坂口安吾走在日本上野的櫻花林下,看見東京大空襲的死者正在被焚化。他在自己的隨筆中回憶道:“恰好櫻花盛開,杳無人煙的林中只有風颳個不停,充滿了令人不禁想要落荒而逃的靜寂。”於是,以此為契機創作了文學史上的名作《盛開的櫻花林下》,提倡愛憎分明、直言不諱的人性化生活。以這個恐怖故事為出發點,坂口安吾否定了戰前日本人的觀念,提出“生存吧,墮落吧”。櫻花也因此被賦予了墮落的含義。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巧合的是,這樣了觀點也同樣出現在具有中國第一網劇之稱的《毛騙》中。在坂口安吾的《墮落論》裡寫道:“人需要在正確的墮落之道上墮落到底,才能發現自我,救贖自我。”而在《毛騙》中主人公一群人也通過以騙治騙的形式,完成他們心中的理想。而他們的目標正是,剷除多年來由黑色桃花源帶來的罪惡。一改往日的形象,《毛騙》把《桃花源記》理解為一個經過了粉飾的故事。電視劇對南陽劉子驥尋找桃花源未果,回來後因病身亡的情節做了新的演繹。認為,太守根據捕魚人的情報找到了桃花源,看到桃花源的富足,太守痛下殺手血洗了桃花源。隨後而來的劉子驥,看到飲血變色的黑色桃花驚懼而亡。之後,桃花源作為一個藏寶之地,通過金錢掌控人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貪婪的人來此殺戮,從而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片中的另一個情節,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桃花源被黑化處理的原因。片中描述了一處愚公移山的舊址,然而,在主人公邵莊面前,愚公的後人所移之山,早已不是山了。古代人世代移山的壯舉,在現代的採礦機下早已不值一提。在古人的偉業面前,現在的人只看到了採山造房的價值,而遺忘了推動發展的初心。

鏡與花的意象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當然,《桃花源記》本就是一篇虛構文學,理解也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在文學中,還是繪畫中《桃花源記》的虛構性都被塑造的十分明顯。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充滿了奇景的矛盾空間。比如,桃花開在三月,竹子生長在五月,桑樹繁盛的季節卻是七月。然而,誤入桃源的捕魚人卻同時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裡的人也甚是奇怪,他們雖然“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他們的衣著卻“悉如外人”。因此,有人據此推斷桃花源是一個捕魚人誤闖陰間的故事。

當然,這並不能就此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陶淵明沒有選擇他喜愛的菊花,也沒有用代表高潔的梅、蘭、竹,而特意選擇了桃花其實別有深意。桃花一般開在清明節前後,因此有桃樹辟邪的說法。作為陰陽兩界的屏障,桃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代表了“儒與莊禪互補”的文人精神。它要求文人,一方面,要腳踏實地的完成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任。另一方面,也要依照莊禪思想修身。在理性受到現實打擊時,做到獨善其身、寄情山水。這也就是為什麼,王羲之的岳父在選婿時,沒有選擇他禮數週全的哥哥們,而選擇了在隔壁睡得正香的王羲之,來做他的“東床快婿”。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仇英《桃源圖》節選


此外,桃花之陰,也常常代表女性。在中國的繪畫中,有空間的內外之分。內意味著女性,是一種私密空間。外代表了男性,是一種公共空間。明代畫家仇英筆下的《桃源圖》是一個鏡面化的世界,畫中一切倫理貌似如常。然而,男女的位置卻發生了改變。本該是大門不出的女人卻出現在了室外,而應該待在室外的男性反而被留在了室內。在中國古代的繪畫中,空間代表了權力。仇英自然也不會挑戰正統的禮儀,而是一種強調。仇英反轉畫面內外關係的做法,實則體現了古代中國對於權力相對性的認知。

這種反轉內外關係的手法也出現在小說《鏡花緣》裡。《鏡花緣》藉由女帝武則天的奇觀,反轉了整個世界的關係。前半部分,著重描寫女權社會中男子的奇妙經歷。描寫了唐敖科舉失意,與經商的妻弟林之洋等人遊歷各國的故事。作者通過反轉的手法諷刺現實讓故事看起來奇妙而有趣。而在後半部分,則直接挪用了現實社會男子的生活方式來描繪女子的生活。通過反轉帶來的反差,凸顯了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同南陽劉子驥一樣,《鏡花緣》裡的唐敖也因誤食了“仙草”,再也沒有回家。在《桃花源記》裡‘阡’字代表了通往墳墓的道路,進入桃園的入口也是前窄後寬,像極了 古代墓道的形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許無論現實如何,劉子驥和唐傲到死都沒放棄他們的理想。


西方人“遊”中國與儒家的“遊”文化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如果說《桃花源記》是一篇記錄了陶淵明遊歷虛幻世界的遊記。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遊”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著名導演尤里斯·伊文思在他的紀錄片《風的故事》(Une histoire de vent )裡,記錄了還是小男孩的他,乘著一架小飛機穿越雲霧,來到了中國。他見到了月亮上的嫦娥、醉臥的李白,並與一群中國青年抱著兵馬俑迎風奔跑。而後,他靜下來凝望這片黃沙,發現自己終於實現了兒時遊歷中國的夢想,然而此時他已兩鬢斑白,年過耄耋。

然而,就算是伊文思這樣西方人,也會在結束中國的旅途後感到迷惘。他時常問自己:“我們走了之後,中國人會怎麼評價我們?”不僅伊文思如此,事實上,許多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會因為風俗差異而感到困惑。18世紀,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體會到了風俗的重要性,他們對中國的幻想也慢慢破滅了。孟德斯鳩認為,風俗操控著人的內在動機,在文化上具有決定意義。西方也就此開始了,對於風俗主導權的爭奪。為了體現民族的主導性,孟德斯鳩把“封建”這個原本僅限於貴族的采邑制度,視為了一個地方領主限制人民自由的一種管轄。進而影響到了外交。造訪中國的使者約翰·巴羅與孟德斯鳩的思想一脈相承,把中國理解為一個專制國家。對他來說,“中國是個孤單多疑、帶著面具的社會,註定停滯與精神貧乏。”這種情況,在1842年後繼續惡化,鴉片戰爭後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西方人紛紛湧入中國。在積貧積弱的中國面前,中國的道德體系也一同遭到了西方人的蔑視。1849年後,中國在政治上已經被遺忘了,移民來到美國西部尋求機會。伴隨著1908年美國出臺的《排華法案》,中國人徹底的淪為了西方人眼中的工具人。1982年,在詹姆斯·巴拉德的小說《太陽帝國》裡中國人大多作為沉默的配角出現,他們往往不是屍體就是暴民。直到西方的殖民政策沒落,西方人開始對自己的生存意識產生懷疑,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

從桃花源到反烏托邦,《毛騙》中血洗桃花源的觀念哪裡來?

英國插畫家 Tishk Barzanji ​烏托邦,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


回顧中國的歷史,中國儒家的政治思想,不僅不專制,反而提倡民主。就算是皇帝的命令,也免不了有被宰相“留中不發”,甚至還會出現“面折廷諍”的局面。論語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待坐》一文中,孔子以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人生志向。急性子的子路最先回答,他要做一個英雄,通過三年的時間帶領一個“千乘之國”站起來。接著冉有謙虛道,他只希望通過三年的時間能夠幫助一個方圓六七十里的國家實現經濟富足、人民知禮就可以了。輪到公西華時,他表示自己可以在從事國家大事的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慢慢的實現目標。最後,孔子問在一旁彈琴的曾皙,你怎麼看?曾皙回答,我跟他們都不一樣,想著春天來了,農忙也過去了。把冬天的衣服一換,穿上舒適的衣服,跟大家一起遊游泳,跳跳舞,盡情玩耍後唱著歌回家。誰料到孔子對此大為贊同。難道孔子的願望真的如此樸素嗎?當然不是,只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同樣建功立業也是道阻艱難的,多少偉業免不了毀於一旦。而曾皙對描繪的遊樂場景,象徵著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卻是與世長存的。在儒家思想中直線式的“遊”作為精英身份的重要標誌,能讓人在遊山玩水中得到自我昇華。

“遊”是古代小部分人才能享受的時空消費,這也是《西遊記》這類小說流行的原因。在今天,人們不再為農忙所困,閒暇時間也可以去盡情的賞花。在自然的觀念中,桃花代表了萬物復甦,欣欣向榮。而在禮俗裡,桃花塢、桃花運,也反映了桃花幸福、長壽的寓意。踏青時節,誰不想走出家門悠閒的去看一場桃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