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周国平老师为纪念他去世的女儿而写的。这本小小的书里杂糅了喜悦、甜蜜、悲痛、绝望等各种情绪,但最终都可以汇集成一个词组,那就是“深沉的父爱”。周国平老师的女儿“妞妞”去世了,但却永远地活在了他最纯粹的爱意里,活在了他内心的最深处。


读完这本书后,会让人觉得,它不像一本书,反而更像是一个饱含对女儿爱意的父亲,用真情实意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墓。


周国平老师对“妞妞”的爱,纯粹、简单、伟大、无私,让人愿意用世间最好的字眼来形容。相比之下,如今许多父母对子女带有功利的爱,让人忍不住唏嘘不已。最美好的爱,理应是纯粹的、无私的,不应该沾染一丝一毫的功利算计。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老师初为人父时,他怀里抱着那个鲜活的小生命,内心欣喜不已。却不曾想,他的女儿“妞妞”出生之后,还没来得及看到世界的光明,便患上了绝症,被死神夺去了鲜活的生命。他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没维持多久,就遭受了与至亲骨肉的生死离别,命运对他何其残忍。


后来,他满怀着对女儿的爱意和失去女儿的悲痛,写下了这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这本书出版以后,许多读者为妞妞哭泣,为这个可怜的父亲悲伤,为这个悲情的家庭叹息。也有读者反馈,不少做父母的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更加地珍惜自己养儿育女的经历,许多做儿女的也更加懂得父母深沉的爱了。


周国平老师夫妇,在妞妞出生之后,对她关爱备至。周老师的前妻,在为人母之前,是大家眼里的“懒虫”,可是为人母后,她成了最勤快的人,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时刻照看孩子。周老师则觉得,妞妞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那时,他说:“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妞妞出生后,周老师为了妞妞,从德国一所极具权威的语言学校退学了。那时,拿到那所学校的文凭,就相当于拿到了去德国的通行证,可他却不在意。他觉得,没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宝贝妞妞。


他说:“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到某个国家去当国王或议员,我也会轻松地谢绝的。当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着和生长着的时候,我别无选择。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更加属于我的生命的本质。你使我更加成为一个人,而别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为一个幸运儿。我宁愿错过一千次出国或别的什么好机会,也不愿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和每一声啼哭,不愿错过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不可重复的时光。”


当周国平老师成为另一个小生命的依靠时,他就像拥有了全世界。他知道,这个小生命只有他可以仰仗,所以,他愿意掏心掏肺地对待这个小生命。为了陪伴女儿的成长,他愿意放下一切的功名利禄,就算有人嘲笑他“没出息”,他也无所谓。


人生在世,有自己的珍宝可以呵护,这比任何名利都异常珍贵。名利本就是虚无的,它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快乐,可却换不来一世的真情。名利无法永恒,真情却可以永存。


虽然妞妞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相信,周老师对妞妞纯粹的爱意,她在天堂里同样可以感受得到。纯粹的爱,是最让人感动的,它可以超越生死,直达灵魂。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这世上,有人全心全意地疼惜自己的宝贝,也就有人虚情假意地作践自己的孩子。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父母自私自利、世俗不堪,在对孩子的爱意中掺杂了许多利益的考量,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摇钱树”。这是何等的悲哀。


还记得杭州3岁童模妞妞吗?妞妞被亲妈当作赚钱工具,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拍摄工作,甚至,有一次,她为了拍摄,连续4天换穿了400多件衣服。当她疲惫了、厌烦了,她妈妈就责骂她、踢踹她。许是早就受多了来自亲妈的打骂,小小年纪的妞妞,已经变得麻木了,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偶尔才哭几声,仅此而已。


还有《爸爸去哪儿》里的阿拉蕾。她萌翻全网,金句频出,聪明伶俐,深受大家的喜爱。可是,她也不过是跟童模妞妞一样可怜的孩子罢了。爆红之后,她的身价也随着水涨船高,各类商演不断,而她的父母却对她带来的利益坐享其成,丝毫不觉得亏欠。


之前,我看到阿拉蕾在节目里崩溃哭泣,又故作坚强的样子,不由得感到痛心。她说,想要回家,却回不了家;她说,弟弟小,要为弟弟赚钱。可她自己也还是个小孩子啊。还有一次,她冒着大雨拍摄节目,遭受了不少罪,累得趴在桌子上,而她的父母却在一旁自由自在地玩着手机。看着这一幕,我更是心疼这个小女孩。


这样的家长何曾有过为人父母的自觉?当看到女儿曾经灿烂明亮的双眼变得黯淡无光的时候,他们可曾感到心痛?


不由得想起伊坂幸太郎说过的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这样的父母要经过考试,他们肯定是不合格的。他们早已忘却了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掌中宝,早已忘却了孩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与喜悦。即便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是绝对爱孩子的。然而,他们的爱早就已经变质了。任何沾染上名利气息的爱,都不再纯粹,它是虚伪的、世俗的。


周国平老师说:“孩子的出生为凡夫俗子提供了一个机会。被孩子的明眸所照亮,多少因岁月的销蚀而暗淡的心灵又焕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成就了可歌可泣的爱的事业。一个人倘若连孩子都不能给他以启迪,他反而要把孩子拖上他的轨道,那就真是不可救药的凡夫俗子了。”


有些为人父母者,自己沉迷于金钱的束缚之中,变得世俗不堪。他们没有因孩子而变得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反而将孩子紧紧拉住,与他们一同堕落于名利场之中,让孩子早早地失去童真,过早地进入成年人功利的世界里。这样的父母,真真是无可救药,病入膏肓的凡夫俗子。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真正的为人父母者,都是将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从不掺杂着任何利益的算计,也不奢求任何名利的回报。当父母真心疼爱子女时,他们总是会陶醉于孩子的可爱与纯真中,不会以恩主自居,也不会把纯真的他们拉入名利场之中。这样的父母,会拼尽全力为孩子寻得一片充满爱意的天地,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


在赵丽颖的热播剧《知否》中,我对英国公和国公夫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在那个背景下,女人通常被视为利益的交换物,但国公夫妇对自己的女儿没有一丝的算计,从不会用女儿的幸福来交换地位和财富。女儿在夫家受气受苦时,国公夫妇会及时出现保护女儿,才不管自己会不会得罪位高权重的亲家;女儿难产时,英国公从战场策马疾驰赶回看女儿。当年迈的英国公,一身戎装、头发凌乱地出现在产房前时,他恰好听到女儿的凄惨哀嚎,那种痛苦和无助使他一个趔趄险些倒下,那一幕真的令人心酸泪目。


即便隔着屏幕,我依旧感受到了他们对女儿深沉的爱。那种爱是干净的、纯粹的,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是任何世俗之物都污染不了的。那种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无污染的天空之下,可以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可以忘却一切凡尘俗事的困扰,心旷神怡。


“国民闺女”关晓彤曾在节目里说,她小时候有一次拍戏,大冬天还要去往寒冷的东北。她妈妈不放心她,劝她不要去,无奈晓彤自己坚持要去。于是,她妈妈便全程陪伴。后来,在拍摄期间,关晓彤妈妈看到晓彤穿着薄薄的衣服拍下水戏时,着急、害怕、心疼各种情绪涌上她的心头,她哭着让晓彤别拍了。


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愿意把女儿捧在手心呵护的母亲。这样的母亲只想保护自家孩子的可爱与纯真,保护她的璀璨笑颜,而不愿她受一丝的苦楚,也从不奢求她有怎样的名气。因为对她而言,养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命,那就是命运给她最大的、最美好的回报。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从来不是名利和地位,而是我们为之付出过真情和心血的小生命。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挣脱利益的禁锢。就像周国平老师对妞妞那样,爱得简单、爱得纯粹。唯有这样的爱,才可以深入人心,令人动容。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爱是纯粹的,不应有利益的算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