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記得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才會獲得老師所頒發的獎狀,而現在了,很多幼兒園為了鼓勵孩子們,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會給獎狀了。

雖說獎狀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代表著榮譽,代表著進步,但還是會鬧出一些“烏龍”而引起家長的不滿。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

小林的女兒雯雯今年上中班了,因為雯雯自小性格文靜,不像別的小女孩那樣愛哭鼻子,所以老師一直都比較喜歡她。由於雯雯表現優異,所以平時也沒少得小紅花、小獎勵的,可就算是這樣,小林還是很期待女兒能在期末拿獎狀回家。

終於到了期末,雯雯也不負媽媽所望順利拿到了這學期的獎狀,於是雯雯便興高采烈地把獎狀舉到了媽媽的眼前:“媽媽,我被評為這學期的好孩子了。”小林聽後心裡一喜,可是當她看清獎狀上面的字時,卻忍不住發怒了。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原來,這張“好孩子”的獎狀上面卻寫著“好該子”,雖說“孩”與“該”只是偏旁部首有著略微差別,可是這字面意思卻是相差甚遠。小林認為,連給孩子的獎狀都能出現錯別字,這老師也未免太不上心了。

隨後,咽不下這口氣的小林馬上打電話向老師反映了這個問題,而且還跟老師說,這是孩子心心念唸的一張獎狀,結果卻弄成了這樣,以後孩子識字了再看到這張獎狀時會失望的。老師在瞭解情況後也立馬向小林道了歉,還承諾會重新給孩子補一張正確的獎狀,並且親自送到家裡。

孩子心心念唸的一張獎狀卻鬧出了這樣的“烏龍”,寶媽難免會心生不滿,甚至還會覺得老師是在“坑娃不識字”。孩子們對老師給予的肯定和表揚是很在意的,如果老師給的獎狀過於敷衍,難免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損。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老師過於敷衍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1)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

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和肯定,是孩子繼續前進的動力。在學校裡,老師給的獎狀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和認同,如果老師在獎狀上過於敷衍或是粗心大意,會讓孩子誤以為老師不喜歡自己,所以也沒必要繼續努力了,進而對學習也失去了動力,這對孩子的進步和成長是有所阻礙的。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2)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的鼓勵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獲取的。如果老師在發獎狀時粗心大意,很可能會讓一些心思細膩的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他們會認為平時老師對自己的肯定都是“假的”,或者會在心裡猜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事了,才會讓老師這樣隨意打發,獲得這張敷衍人的獎狀,這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是極其不利的。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3)顛覆了孩子的正常認知

在孩子眼裡,父母和老師都是能力強大的人,也是他們堅強的後盾,所以孩子會很信賴他們。如果老師因為一時粗心在獎狀上寫錯了字,雖然孩子小的時候看不懂,但是等到孩子長大識字時發現了老師的錯誤之後,就會顛覆對老師的認知,認為老師雖然為人師者,也並不是及時糾錯的人,這就影響了孩子的正常認知。

女兒興沖沖地拿回一張獎狀,寶媽看後忍不住發怒:坑我娃不識字?

對於孩子獎狀上的錯別字,無論老師是粗心大意還是一時疏忽,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老師們在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有改不完的作業、備不完的課;但是家長們因此向老師表達不滿也是正常的,畢竟都是為了孩子著想,老師和家長也要相互理解,心平氣和地去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