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時間還有爭議)的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現在所有的時間、空間、物質都來源於那次大爆炸,可是大爆炸之前是什麼,奇點是怎麼產生的,沒人能夠回答。古人在擁有現代科學知識之前,對於世界的起源有自己的認識,他們大多認為世界是由神明創造的,比如在中國神話傳說中,盤古是開天闢地的大神。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盤古。

盤古的故事

盤古開天地的故事,我們大家都聽說過,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曾收錄過《盤古開天地》的課文,原文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腳踩著地,隨它們的變化而變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早期的“創世神”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盤古不僅創造了整個世界,還是“人類的老祖宗”。作為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在中國神話體系中(如果有的話),應該排在最前面了。可是這樣重要的一尊大神,出現的卻並不早。

我們知道,遠古時期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如三皇五帝,包括《山海經》中的神人異獸,大都出現在先秦時期。這些神人中有的也有創世神的意味。比如治水的大禹、生出十個太陽的羲和、補天造人的女媧(女媧造人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漢代)等。他們都有創造一部分世界的能力或功績。

《山海經》中還提到“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這個燭龍或燭陰創造了晝夜、四季和風雨,也有部分盤古的能力。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但是上述這些神人都只是創造了天地中的一部分,而且,他們都是在天地產生之後才存在的,並沒有回答出天地是如何產生的問題。道家在這方面也有所論述,如《老子》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中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漢代的《淮南子》中說“道始生虛霩(讀廓),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把宇宙的起源歸結為神秘的“道”。《淮南子》中還說“古未有大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是二神創造了世界。至於二神是什麼,有人認為是陰陽,也有人認為是伏羲女媧。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唐代伏羲女媧絹畫

盤古的出現

最早出現盤古的文獻記載,是三國時期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原文是這樣的:“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被認為同樣出自徐整的《五運歷年記》中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髮髻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黎甿就是老百姓,上面這兩段加起來就和課文《盤古開天地》的內容基本對應上了,只是少了一把斧頭。

斧頭的事我們後面再說,再看同樣出自《五運歷年記》的這一段:“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與《山海經》中的燭龍很像吧,都是兩眼一睜就是白天,兩眼一閉就是黑夜。盤古是龍頭蛇神,燭龍是人面蛇神。雖然頭不一樣,但是燭龍人家畢竟叫龍啊。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三才圖會》中的盤古像

《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原書早已看不到了,上面這些記述都是別人的著作中引用過得以保存下來的隻言片語。我們已經很難去判斷盤古究竟是徐整自己創造出來的,還是對前人說法的繼承,但其形象大約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山海經》中的燭龍。

之後盤古的記述開始增多,如南北朝的《述異記》中對盤古記載的就比較詳細了,說“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睛,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可見在當時盤古信仰在一些地方已經很普遍了。有意思的是,其中“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這句,也有人斷句為:“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弄得盤古還有妻子了。

盤古的斧子是哪來的

慢慢的盤古在民間信仰、道教體系以至於一些史書中都佔有了重要的地位。如宋代的《三洞群仙錄》中稱盤古為道祖,黃帝為道宗。說盤古真人自號元始天王,將道學傳給了黃帝。類書(相當於百科全書)《事物紀原》中把天地、日月、風雨、雷電、山川等的起源都歸結於盤古。《通鑑續編》等書把盤古列在三皇之前,作為歷史的開端。人們講述中國的歷史都是“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作為開闢天地的神話人物,盤古在明清的小說中也多有體現。比如《西遊記》最前面的開場詩中說“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同樣《封神演義》上來開場詩第一句就是“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明末還有一本名為《開闢衍繹》的小說,講的是從盤古開天地直到周武王弔民伐罪討伐紂王的故事。書中說盤古是釋迦摩尼佛的弟子毘多崩娑那菩薩所化。毗多崩娑那是梵語的音譯,大概意思是破除障難。

書中描述盤古“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之前描述盤古開天闢地的時候,都沒提到斧子,這是第一次,所以盤古的斧子就是這麼來的。那時人們開山都需要斧鑿,比如《西遊記》中唐僧初遇孫悟空拜師的時候,說“只是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所以給開天闢地的盤古也配上了斧子。明代狀元羅倫有一首詩中說“混沌神工劈天斧,鑿破鴻蒙開太古。”這裡的劈天斧應該就是盤古用的斧子了。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為什麼會有盤古

因為人們本能的想要探究世界的起源。無論是宗教還是哲學、自然科學,都要回答一個世界起源或者本源的問題,也就是要先構築起一個世界觀或者宇宙觀。神話可以說就是古人的宇宙觀。在盤古出現之前,三皇五帝、伏羲女媧等等都沒有完全滿足這一要求。他們出現的時候,世界已經在那裡了。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因而屈原的《天問》上來就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讀蒙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最初遠古的事情,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天地還未形成的時候,怎麼去考尋它呢?晝夜不分的時候,誰又能夠看透它呢?迷迷濛濛的現象,怎樣才能認清?後面還問到天地如何分離、日月星辰如何變化、晝夜怎麼產生,甚至還問到女媧是由誰來造就的。可見,這些都是困擾著古人的終極問題,如果只用一個含含糊糊的“道”、“氣”、“太極”之類的來回答,恐怕不能完全讓人滿意。因而盤古的傳說適時出現,滿足了這一需求。

盤古的來源

關於盤古的來源,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起源印度說,二是起源盤瓠(讀戶)說,三是盤古即伏羲說。

起源印度說認為,盤古的傳說是由印度的梵天傳入中國後演變產生的。在古婆羅門的傳說中,梵天出生在一枚金色的雞蛋中,他把金蛋分為兩半,產生了天地,與盤古開天地的故事類似。梵的讀音和盤也較為接近,所以盤古神話產生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的印度神話。

起源盤瓠說認為,盤古來源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傳說盤瓠。關於盤瓠的故事,最早記載於東漢的《風俗通義》,也很有意思。大概說的是,高辛氏帝嚳(讀酷)在位的時候,犬戎(先秦時期曾活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作亂。高辛氏下令,如果誰能得到犬戎將軍的頭,就賞賜黃金千鎰、萬戶侯,還會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高辛氏養了一條狗,長著五色的毛,名叫盤瓠。盤瓠聽到了這個命令後,就銜了一個人頭到高辛氏面前,大家一看,正是犬戎將軍的頭。高辛氏考慮到盤瓠作為一條狗,既沒法封侯,又不能娶自己的女兒,不知道怎麼獎勵它,但是他的小女兒認為君無戲言,一定要跟著盤瓠走。高辛氏沒辦法,就把女兒許配給了盤瓠。盤瓠馱著公主跑到了一座人跡罕至的高山中,住在石頭屋子裡。盤瓠和公主生了六男六女,盤瓠死後,這些孩子們繼續繁衍生息,成了南方蠻夷的祖先。由於盤古和盤瓠讀音很像,所以有人認為盤古起源於盤瓠的故事。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浙江景寧藍氏祖圖》中的盤瓠

盤古即伏羲說認為盤古就是伏羲,持此說法的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說,伏羲也叫庖犧,庖犧也好,盤瓠也好,都起源於葫蘆。在古音中,伏羲和盤古讀音相近,因而盤古就是伏羲。

這些說法究竟誰對誰錯,現在還爭論不休。只因為在三國之前,春秋、戰國、秦漢那麼多典籍,諸子百家那麼多學說,竟然沒一個提到開天闢地盤古。所以讓人難免對盤古的來歷產生疑問。

結尾彩蛋:

盤古之前有什麼?盤古開天地之前,“天地混沌如雞子。”混沌是指天地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如《太始經》雲:“昔二儀未分之時,號曰洪源。溟涬濛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所謂的混沌應該類似於大爆炸理論中奇點出現之前的樣子,是一種不可知的狀態。在希臘神話中,最早誕生的神也是渾沌神卡俄斯(Chaos)

但是,為了便於理解,混沌也被實體化了,成了傳說中的兇獸。混沌也稱渾沌、渾敦,《神異經》中說“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讀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混沌。”意思是說混沌是一種像狗的怪獸,它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在《史記》中,帝鴻氏的兒子因為行兇作惡,就被稱為渾沌,是四凶之一。

《莊子》中還講了個好玩的故事,說南海之帝是倏,北海之帝是忽,中央之帝就是渾沌。倏和忽在渾沌的地盤相遇,渾沌招待的挺好。倏和忽很感動,想要報答渾沌。他們看到渾沌沒有七竅,就商量著說,人人都有七竅,可以看事物、吃東西、聽聲音、呼吸空氣,這個渾沌卻沒有,我們給他鑿出來吧。“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鑿之。”於是兩人每天給渾沌鑿出一竅,鑿了七天,七竅鑿好了,渾沌也死了……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還有比渾沌早的大神。在緯書《遁甲開山圖》中說,“有巨靈者,偏得元神之道,故興元氣,一時生混沌。”還有書中說巨靈與元氣齊生,是九元真母。這個與元氣齊生的巨靈又生成了混沌,然後才有的盤古開天地。留史君不禁對《西遊記》中被猴子戲耍的巨靈神肅然起敬了。

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是怎麼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