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商家套路?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書單列了長長一串,卻很難靜下心來好好的讀上一本。大腦高速運轉了一天,似乎刷刷視頻更能讓我們覺得放鬆。

而《一本好書》告訴我們,原來書也可以輕鬆的讀。

在第一季的12集播完後,《一本好書》在豆瓣獲得了高達9.2的高分。今年,《一本好書》第二季終於迴歸了,目前豆瓣評分9.4。

不知道是不是節目組故意安排的,在11月11日,全國人民購物狂歡的這一天,節目向觀眾呈現了《怪誕行為學》這本書。

《怪誕行為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丹年少時曾經歷70%皮膚灼傷,他在漫長無聊的治療期內以局外人的眼光觀察世界,從此有了探索人類行為和經濟關係的興趣!

他用各類實驗課題,為我們揭示出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其全新的視角試圖詮釋我們曾經所作的決定都有著匪夷所思非理性原因。

非理性是人類的本能,是主宰人類行為和決策的隱性力量。該書講述的就是人類的不合理行為是有規律的,註定會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做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時,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選擇。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咖啡、減肥,買一輛車還是談戀愛,我們的決策行為中總是帶有各種非理性。

《一本好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商家套路?

比如1973年,卡納曼和特沃斯基通過一項實驗指出“錨定效應”就提到:人們在進行判斷時常常過分看重那些顯著的、難忘的證據,甚至從中產生歪曲的認識。錨定效應真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一本好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商家套路?

上世紀初,在波利尼西亞生活著一種黑邊牡蠣,黑牡蠣的殼兒裡會生長出黑色的珍珠。當意大利鑽石商人叫薩爾瓦多打算率先開始售賣當今流行的這種大溪地黑珍珠時,沒有一個人買賬,當時的人都知道白珍珠值錢,但是黑珍珠,連漁民都不要。

薩爾瓦多靈機一動,帶著黑珍珠去紐約見了全球最著名的珠寶商溫斯頓,倆人一拍即合,給沒人要的黑珍珠按照頂級寶石的價格設定了絕高的錨點。接下來就只做了三件事兒:

第一,把黑珍珠擺在了曼哈頓頂級珠寶店的櫥窗裡。

第二,讓黑珍珠出現在了頂級明星的脖子上。

第三,讓黑珍珠出現在頂級時尚雜誌上。

《一本好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商家套路?

很快,這些珍珠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身價暴漲。

當黑珍珠被放到鑽石和其他珠寶旁,因而就看起來很有價值,這種安排就是一個錨點,它將黑珍珠的感知價格和我們對鑽石以及珍稀珠寶的感知價格聯繫在了一起。

《一本好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商家套路?

這是《怪誕行為學》中經常被提及的一個經典片段。原來,我們對一樣東西瞭解得越少,就越容易依賴錨點,錨點效應一旦在我們腦海中建立了一個價格,對於今後自己對於價值的估算就會產生強烈影響。

王自健在這期節目中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為大家一一破局:菜單上最貴的那道菜就是讓你知道第二道菜特經濟實惠又有面子;免費往往會讓我們花更多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