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4月初,寒冬漸去,春意盎然,位於靖宇縣山區的白江河村寧靜祥和。幾年前這裡還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如今已經變成了讓人羨慕的“世外桃源”。

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白江河村的村道筆直寬敞,這條長達3570米的全新柏油路不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讓群眾出行更加便利。

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現在這條柏油路修得多好、多漂亮。村裡修的這幾條路,老百姓沒一個不拍手稱快的!”村民徐太成興奮地告訴記者,白江河村山好、水好、空氣好,就是路太糟糕。村裡原來都是土路,一下雨就走不了人,村道不僅狹窄,而且還有三條斷頭路。“大車不好進,小車不好出,村民們種植的農作物和藥材需要繞道才能運送出去。”提到過去的事兒,徐太成直搖頭。

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村裡的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的成員們經過多次協調,從縣裡申請到一筆道路扶貧資金,把三條斷頭路的全部打通。路漂亮了、好走了,村民們紛紛叫好。

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為了更好地提升全村整體環境,靖宇縣委包保白江河村責任人萬緒婷多次到村與村幹部、駐村工作隊進行商討,並就邊溝問題主動與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光路修好了還不夠,今年我們計劃幫助白江河村維修邊溝,到時候村裡整體環境能得到進一步改善。”萬緒婷說。

吉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白江河村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 四平扶貧產業備耕忙

扶貧不僅要改善“面子”,更要徹底“翻修裡子”,讓貧困戶的腰包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鼓起來。

曾經是貧困戶的村民李墨江如今摘掉了窮帽子,去年在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家修建了130多平方米的牛棚。“現在我養了十多頭牛,多虧了共產黨的政策好啊!以前都不敢想。”

李墨江今年66歲,年輕時幹活落下了病根,常年吃藥,幹不了太重的體力活。他僅靠種地和老伴打工的微薄收入度日。後來在村裡的幫助下,他有了養牛副業,對生活的盼頭也越來越足。“這是個好營生!村裡幫我們發展養殖,如今牛的市場好,平均下來一頭牛能賣到一萬塊錢呢!”

據駐村第一書記王彥輝介紹,三年來,白江河村從最初發放的57頭扶貧母牛,到如今“扶貧牛”規模已達103頭,貧困戶獲利近20萬元。

“不僅有‘扶貧牛’,我們還協助20多戶貧困戶種植婆婆丁、五味子、養蜜蜂等以獎代補項目,激發貧困戶的創業熱情,用多種方式促進他們增加收入。”駐村工作隊成員馬也告訴記者。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白江河村的扶貧工作還注重“扶智”。農閒之餘,馬也、張啟銘等來自省廣播電視臺的駐村工作隊成員積極策劃、組織村民開展“紅色歌曲”卡拉OK大賽、“扶貧知識”有獎問答,還組建了舞蹈隊和秧歌隊。駐村工作隊員們發揮職業優勢,親自上陣參與排練舞蹈和小品,積極聯繫和組織舞蹈隊在村裡和縣裡進行演出。同時,針對村裡留守兒童和務農青壯年較多的現狀,工作隊還組織開展了“小記者、小攝影師、小主持人”培訓班,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我們村總戶數172戶,人口456人。曾有貧困戶61戶,116人。目前,全村已經實現‘六通’,即通水、通電、通水泥或者柏油路、通電話、通網絡、通有線電視。2018年我們已經實現全部脫貧的目標了!”村書記鍾彥激動地說。

錢袋子鼓了,村容村貌美了,精神生活豐富了,“窮山溝”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白江河村的村民越來越讓人羨慕。

吉林四平:水稻育秧正當時 扶貧產業備耕忙

隨著吉林省四平市疫情防控形式的逐步向好,春季備耕生產陸續鋪開。雙遼市柳條鄉清溝村是以水稻種植為主導產業的村屯。近年來,該村大力謀劃可持續發展的扶貧產業項目,在已竣工的“10萬盤水稻育秧工廠”大棚中,已經開始孕育今年的希望。

走進雙遼市柳條鄉清溝村的水稻育秧工廠,20棟標準育苗大棚依次排列。佔地約3萬平方米的水稻育秧工廠,可為該村280戶村民的210公頃水田提供育秧場地。柳條鄉清溝村第一書記胡永超說,“我們今年採用的種子以高產,抗倒伏為主,以帶香味、適口性強的種子為輔,目前我們大棚正在全面進行育苗生產工作。”育秧工廠為了能夠培育出素質好、緩秧快、分櫱多的好苗、壯苗,採取了現代化水稻育秧技術。

利用多臺性價比較高的育秧流水線,使稻種與營養土充分混合,保證每個播盤都能均勻撒下1.6兩的種子,確保稻苗能夠充分吸收營養。工廠還吸納了以貧困群眾為主的50多名村民來廠務工,按勞動強度發放每天110元至200元不等的薪酬。

程顯威是清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腿部有殘疾的他,從復工之初就在水稻育秧工廠工作,可觀的收入讓他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的目標。“我從27號來到育秧大棚幹活,一天給我開120塊錢工資,補貼一些家用。”程顯威說。

當前,柳條鄉清溝村正搶抓氣候轉暖的有利時機,加足馬力全面開展水稻育秧。20棟育秧大棚中已有一半以上完成床苗播種工作,剩餘大棚也將在一週之內陸續完成,為農業生產奠定基礎。柳條鄉清溝村第一書記胡永超說,“現在經過我們預測的出苗率達到了95%以上,效果非常明顯,我們這批秧苗出棚後,村與合作社共同商議,用部分的蔬菜帶動二期棚膜經濟,爭取讓整村儘快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