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中國足球

我知道現在看中國足球文章的人已不多了。我還是要寫國足,不然心難平撫。也願大家留下你求知的目光。

再談中國足球

中國足球本來就出不了線,這是不爭的事實。主要因素是亞洲足球強國更強,弱國漸強。反觀中國足球是遇強便弱,遇弱不強。中國足球在亞洲有著用之不盡的最好資源,還有痴心不改的一流球迷。然而中國一批批真實的二流球員,卻能衍生出無數一流身價的“球星”。

幾十年的事實證明,在亞大區中國足球不能出線是名副其實的準確定位。且看我的分析,大家就會明白。

再談中國足球

亞洲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沙特。雖然他們飽受了漫長戰爭和國內政局的動盪的,但是他們的足球技術水平一直在我之上。

亞洲的日本、韓國、卡塔爾、阿聯酋、這些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他們的足球事業也相對發達,也從來沒有把中國足球視為真正的對手。

中亞的烏茲別克、哈薩克斯坦、這些部分前蘇聯分離出來的國家。他們的足球水平,也遠遠高於中國。

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足球,他們的水平在亞洲也是前茅的。

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是亞洲東盟的小國。如今他們足球運動發展得很快。現在同中國足球水平大致相當。亞大區總共五個出線名額,中國隊不能出線,難道還有疑問嗎?

再談中國足球

中國足球的落後是深層次的綜合問題。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幾代人的努力都未見成效。不能不說中國足球意識的日漸衰落,以及足球文化的匱乏。何為足球文化,我無法說清。也許是大眾踴躍的參與,也許是運動的產業配套,也許是比賽競爭的慾望,也許是……

再談中國足球

曾經在兩伊關係緊張期間,雙方邊界時常發生武裝衝突,槍炮聲連連不斷。當世界杯開賽時,雙方戰壕的士官們都會自然的放下武器,各自聚集在戰壕裡觀看世界盃的轉播。他們可以為足球的勝敗,而歡樂、沮喪、憤怒。他們也可以忘卻對方戰壕的敵人。這是不是足球文化才能產生出的共振呢?

再談中國足球

那些足球強國的孩子們,從小天生就酷愛足球。他們在足球遊戲的滾爬、跌摔、奔跑中日漸長大。作為成熟的男人,他們可以不會抽菸,不會喝酒。但不能不會踢球。這是男子漢的基本標準。這算是足球文化的內涵嗎?

再談中國足球

縱觀中國的孩兒們,他們會在足球遊戲的快樂中歷練成長嗎?

“足球從娃娃抓起”才是中國足球的正解所在。但在整個程序的實施過程中,層層選拔的機制又成了腐敗的溫床。萬能的金錢可以摧毀公平的競爭選拔。如果沒有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機制,完備的服務。那麼中國足球不可能得到發展。

中國的足球夢,才是真正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