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今天算長見識了!

有一個千古謎題一直讓人們很費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一道無解題,其難度可以和“老婆和媽掉進水裡,你該救誰”相匹及,哈哈哈,許多人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關於雞,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是人們比較糾結的,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

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今天算長見識了!


大千世界,多彩多姿,不僅是在雞界如此,所有的鳥類都是能夠沒有雄性的幫助就能夠下蛋,另外蛇類、龜類以及其他的一些能夠產蛋的動物,都是在沒有雄性的幫助下產下蛋的,這種現象用研究術語叫做“卵生”。與之相對應的哺乳動物,下一代在體內經過母體直接供給營養,然後直接產出胎兒,例如人類,叫做“胎生”。

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今天算長見識了!


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母雞在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不同於人類女性的每月排卵一次,勤勞的母雞每天都會產卵,也就是下雞蛋。只不過這些雞蛋,是沒有經過受精的。雖然在外觀上,與受精的雞蛋沒有差異,但這種未受精的雞蛋,是不能孵化出小雞的。我們日常中食用的,也大都是未受精的雞蛋。

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今天算長見識了!


母雞下蛋是一個生理現象,與交配與否沒有關係。我們所說的蛋黃就是母雞的卵子,而蛋清就是供給受精卵發育的營養物質。在母雞卵巢發育成熟之後,卵泡釋放出卵子,之後進入輸卵管上端待十五分鐘左右,這十五分鐘如果接收來自公雞的精子,那麼產出的雞蛋就能夠發育成小雞,如果沒有公雞的精子,那麼就是沒有發育能力的雞蛋,十五分鐘之後受精卵被輸卵管分泌的蛋白、雞蛋殼等物質包裹,成熟之後母雞就給下下來了。

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天天下蛋?今天算長見識了!


繁殖是動物的天性,母雞未受精卻下蛋的現象,不僅讓營養物質流失,還會消耗大量精力,對自己生存並不利。生物學家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家雞的祖先是野生原雞,是被人類馴化4000多年的產物,很多性狀並不一定適合大自然,但卻符合人類需求。就像一些野生雌鳥會因為寄生蟲和疾病產下未受精的蛋,都會被周圍環境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