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縱觀新聞,如今一時衝動殺人、傷人、打架等事情不勝枚舉!

從早期的學校學生殺人如:馬加爵事件、張超事件、郭力維等一系列事件,到社會上2.18麵館殺人事件、滴滴事件……

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而你是否也經常看不慣某些行為?是否脾氣見長,總是容易發火?邪惡的思想蠢蠢欲動?

馬克思說過,人的思想觀念,包括宗教意識,是各種社會關係作用於人的產物,而全部社會關係都是由生產關係決定的,生產關係則是生產力決定的。生產力的改變引起人與人在物質生產中的關係的改變,生產關係的改變又會導致其他社會關係的變化,這些關係的變化決定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改變

現在的我們處於生產力急速提升導致物質基礎不斷飛速發展的時代,精神文化處於封建殘餘與新時代並舉、東方思想與西方雜容的一個時代,思想的衝突更為激烈!

東方傳統思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他適宜於封建社會生產關係,有強烈的階級特徵,再加之建國後的破四舊,傳統文化未得到有效繼承。傳統思想的殘留與當今社會的金錢至上,個性獨立、自由的人權思想衝突不斷。當代社會精神文化建立未完善,西方思想浪潮攜先進生產力衝擊而來,殘留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三者在中國大地交融,導致社會衝突加劇!

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生活總有煩惱

有人說傳統思想已經沒用了,現在是先進技術的天下,這是片面了!技術如槍而精神文化如持槍之人,槍固然是威力越大越好,但持槍之人如果是精神失常,社會也將一片混亂。所以先進的技術要求我們要有更廣闊的精神思想來引導!傳統思想全盤接受或者全盤丟棄都是錯誤的,全盤接受是歷史開倒車,而全盤丟棄更是錯失珍寶,要看到傳統思想有益的一面,並結合當今社會繼承發揚。例如貞潔牌坊,這種現在女人看到就要批到推到的傳統思想建築,其思想要吸收發揚的是對婚姻的忠誠,而要去除的是對女人再婚的束縛!

傳統文化在我國棄之如糟粕,但在國外卻如我們學習西方經典一樣,西方的學者在不斷學習、研究中國古典文化,最早十六世紀歐洲《論語》在利瑪竇帶回歐洲流傳開來後,羅明堅、柏應理等後續在歐洲翻譯推廣中國孔子文化,到當今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方開支散葉!雖然國內這幾年傳統思想深挖掘也在不斷進行,各種國學培訓班,國學講座等,但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頗為不解,認為傳統思想已經過時,學之無益。不明白科學技術生產力與精神文化、道德思想並舉統一才是文明社會的和諧!

科學技術的追捧來自曾經國外列強的壓迫與現今國際關係、國際經濟的需要,督促我們以科學技術發展為第一動力。但精神思想的需求充斥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西方文學經典在中華大地耳熟能詳,到港片在國內火爆,歐美電影賣座率持續高漲,國內從事藝術事業的身價攀升,無不在說明文化的需求!

一時衝動”的現代人,在不斷變更的生產力下生存壓力加劇,謀生手段由種地到進城打工,再到被機器代替。工廠、公司在發展與倒閉中循環,在此基礎上的生產關係不斷髮生變化,思想也不斷的被新認知沖刷,道德、金錢、法律、乃至善惡、對錯在不斷的變更的生產關係中重置,生存的壓力以及思想的負擔繃緊了神經的弦,積壓之下在最終斷裂的時刻不是將自己壓死導致猝死,就是噴發式釋放造成惡果!

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佛的靜與笑

鼓勵學習傳統思想,是在學習傳統思想中靜心,重新認識生活,在傳統思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的基礎上,形成自我思想的循環,去除思想上的雜質與陰霾,重獲純淨與通透,輕鬆與自然。

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多親近自然,自然改變自己

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一時衝動”造成的 犯罪?根源為何?

好思想是成功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