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這5種行為正在阻止你成為富人

年輕人,這5種行為正在阻止你成為富人

今時不同往日,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東西變得越來越貴,大學生為完成學業欠下的債務越來越多,找工作變得越來越艱難。現實表明,雖然為錢煩惱並非現在年輕人獨有的難題,但是,可悲的是,現在年輕人遇到的和錢有關的問題,的確比任何一代人都要多。

現在年輕人想要成為富豪的難度越來越大。

實際上,能否成為富翁,主要取決於你在做和錢有關的決定時是否夠明智。以下5種行為都是不明智,它們可能剝奪你成為富人的可能性。

1.不要隨意實用信用卡和消費貸

現在各種消費貸非常發達,再加上信用卡的普及,年輕人想借錢進行超前消費是非常方便的。但是這其中卻隱藏著剝奪年輕人積累財富的危機。

中金公司(CICC)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消費貸款——用於購車、度假、家庭裝修和購買昂貴的家居用品——的未償餘額增長了近40%,達6.8萬億元人民幣。

理財專家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一條理財法則是,不要用信用卡來購買任何不會為自己產生收入的大件上。換言之,一定要把信用卡用在那些能夠讓你賺到更多錢的項目上。

舉個例子,你應該把錢花在能讓你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課程上,或者花在租用來開公司的辦公室上,這些都是明智的做法。相比之下,買一輛最終肯定會報廢的摩托車或一雙昂貴的鞋子,則是不明智的做法。

2.與他人攀比

別人的財務狀況是好是壞,都和你無關。他不會去掏自己口袋裡的錢,給你付賬單,為你存退休儲蓄。他兜裡的錢,也不會讓你的內心趨於平靜。接近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是很難存住錢,每逢月末就開始盼著發工資。或許,你不是月光族,但是,別人是月光族,並不意味著你的日子就很好過。

與他人攀比,是一種精神陷阱。不要再擔心別人的財務狀況比自己好,也不要再因為別人的財務狀況不如自己好而沾沾自喜,專注於你的財務目標,別再浪費時間。坐下來,整理一些重要的數字。

比如說,看看你需要做什麼才能獲得七位數的收入?有多少種方法可以讓你籌集到100萬元?你必須停止犯哪些錯誤?一旦你有了自己的計劃,就要立即採取行動。

3. 成為“冒牌揮霍者”

如上面所說的,不要把信用卡用在那些不會產生收入的東西上。當然,並不是說你一次都不能揮霍。確切地說,你不要經常揮霍,而且不要用信用卡來揮霍。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就忍不住把錢花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絕對是大錯特錯的做法。

你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些人經常曬大餐、派對、名牌服裝和奢華度假,但是你要知道,那些人未必是“富翁”,很有可能只是“冒牌揮霍者”。他們之所以在網上各種炫,只是為了給別人留下印象,而這種行為很可能是以刷父母的信用卡(或他們自己的信用卡)為代價的。

社交媒體上的生活,並非真正的生活,除非你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有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可以給你帶來豐厚的收入。

4. 追求舒適而不是自由

舒適和財富是背道而馳的。中產階級追求的是舒適,他們滿足於50000元的收入、兩週的假期、一套房子以及醫療保險。

但是,富翁們要的不止是舒適。相反,他們之所以熱衷於追逐財富,是因為鼓鼓的腰包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多自由和安全感。如果你只想過舒適的生活,那麼你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財務自由。舒適會讓你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而自由則會讓你過上富有的生活。

5.沒有努力賺錢

你應該經常存錢和投資,但是賺更多的錢也很重要。只有當你的收入增加時,你的投資回報才會增加。

即便你擁有很高的收入,你仍可以賺得更多。年輕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努力工作來提高自己的收入。

在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加薪的機會。可以找一份薪水更高的新工作,這樣既能讓自己的腰包更鼓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乾點副業,這樣可以多一種收入來源。

對於年輕人來說,要想出人頭地,就要力爭拿到更高的收入,不要讓自己滿足於現狀。

基本上所有白手起家的富豪,都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滿足感。追求讓自己更卓越,不彷徨,更不能安於現狀。謹防中年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