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兩個場景

想起兩件前不久親身經歷的事,想來大家也一定也會覺得似曾相識,或者,你就是其中的那位父母。

前些日子,我去外地,返程時,在車站候車室找了個座位坐下,旁邊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一個兩三歲的可愛的小女孩。

這位年輕的母親戴著口罩,手捧著手機,耳朵上還戴著耳機,一邊嫻熟地玩著手機遊戲,一邊大聲地與遊戲中的同伴交流著,旁若無人:

“快點,快點,哎呀……現在你加入我們團隊,我們的水平高多了……”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小女孩在旁邊百無聊賴,在椅子上爬來爬去,然後盯著沉浸在遊戲中的媽媽,用手拉拉媽媽,媽媽不理她,她又去拉扯媽媽的口罩,媽媽急著把女兒的手甩開,然後從包裡取出一個口罩,塞在了女兒的手中,女兒把口罩丟在一邊,臉上滿是委屈和無奈。

顯然,女兒需要的不是口罩。

在此之前,在北京地鐵上,我也看到過類似的一幕。

一位年輕的母親和自己的閨蜜親密地聊著天,全然不顧身邊兩三歲的女兒,不是高峰期,地鐵上人不多,女兒在旁邊座椅上爬來爬去,想依偎在媽媽的身上,卻被媽媽推開,再爬過去,又被媽媽推開。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自己的眼睛卻始終盯著手機和遊戲,或是隻關注自己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只是人“在場”,而“心”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物質越豐富,孩子越幸福?

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很幸福,物質條件很富裕,生活條件與自己小時候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已經很好了,孩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曾經有不少父母問我,臉上充滿無奈和無助:

衣服,鞋,孩子要什麼我都給他買,可一進入青春期後,他就變得孤僻、叛逆,不能好好與人相處,回到家就將房門關上,我想陪他聊聊天,可問了好多句,孩子都不回一句,小學時候那個放學一見到我就嘰裡呱啦說個沒完的孩子哪裡去了?

我問他:

您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多嗎?

沉默。

果不其然,大部分問我這些問題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忙得一天能見孩子一到兩面就不錯了,他們拼命忙事業,希望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但結果,卻往往令他們十分苦惱。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這讓我想起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季楊楊。季楊楊的父母,都是人們普遍意義上認為的“成功人士”。但由於夫妻倆多年忙於工作,兒子季楊楊一直跟外婆外公和舅舅生活。一直到孩子上了高三,這才調動工作回到兒子身邊。

可是,前面那麼多年的缺席,他們與兒子之間的隔膜一時半會很難消除。尤其是身為區長的爸爸季勝利,專門請假參加兒子學校組織的誓師大會,卻被兒子嗤之以鼻。季楊楊說,在他爸爸的心裡,面子、工作才是第一位的,來學校參加活動不過是為了代表家長講話。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堂堂季區長,被兒子的無禮激得幾次想發火,幸虧妻子從中周旋,父子矛盾總算沒有被進一步激化。

季楊楊是叛逆的,對父母也是冷漠的。在他心裡,舅舅才是他的家長,因為每次家長會都是舅舅去的,舅舅陪伴他度過了人生的前十幾年時光。

其實,孩子的冷漠,不服管教,並非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當你老了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我們的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而我們也在一天天變老。

試想一下,當我們的父母年邁之時,整天倚在門前期盼著兒女回家,而兒女只顧著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定期把錢匯給父母,這樣的孤獨老人雖然吃穿不愁,但他們幸福嗎?

其實,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是家人的陪伴,而不僅是物質的滿足。

尤其是孩子,他們的童年期,特別是從出生到三歲之間,是成長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最不可貽誤的就是父母的情感教育資源,最需要被關注和呵護的是情緒狀況和情感發展。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獲得更多積極的、正向的情緒感受和體驗,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信任感、親密感、被尊重和被認可的悅納感。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美麗世界的孤兒

汪峰寫過一首歌,叫《美麗世界的孤兒》,送給他出身單親家庭的前女友,歌中唱到:

有時 我感覺失落感覺自己象一顆草有時 我陷入空虛可我不知道為什麼時光流走了而我依然在這兒我已掉進深深的旋渦

其實,缺乏陪伴的孩子,就算物質生活再豐富,內心裡,依然會覺得自己像孤兒一樣。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埃裡克森認為,父母在孩子的嬰兒期要注重建立起信任感,這樣才能在孩子的人格中形成“希望”的品質,增強孩子自我的力量。反之,缺少親情陪伴的孩子,內心會產生孤獨感、不確定感,也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甚至會懷疑父母是不愛自己的。

孩子的這份不信任感、懷疑感會從自己、父母泛化到他人、社會,當他們成人之後,有可能會缺乏對他人的信任。

聰明的父母會以一顆童心和溫暖的親情陪伴孩子的成長,恰似和煦的陽光浸潤著孩子的心靈,這樣的愛與陪伴,就像是給孩子的情感銀行儲蓄,儲蓄多了,孩子就擁有了更多愛的體驗和愛的能力,當他們長大後,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將銀行中的儲蓄提取出來,去愛需要他們愛的人,從而收穫幸福的人生。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每個缺乏爸媽陪伴的孩子,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END——

*注:本文部分圖片及文字來自於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如需獲得免費朗讀課程或針對您的問題提供專業諮詢,請聯繫“爸媽讀吧”。

本文內容同步發佈於微信公眾號“爸媽讀吧”(bamaduba),歡迎各位爸媽關注並提出寶貴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