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王牌》看到犯尷尬癌,還是說說“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吧!

現在德雲社的粉絲除了鋼絲,還有了“德雲女孩兒”,小劇場裡的觀眾從一群糙老爺們轉變成一群小仙女們,而且不僅送禮物刷流量還能背誦定場詩、學唱太平歌詞,外加“逗哏”,哎呦呦,就沒有她們不會的。相聲的“坑”我也就入了兩年,始於張雲雷,而後鎖死“堂良”組合,現在又開始偏向“金霏陳曦”,嗯哪,我只是個想“樂”的人。

這期《王牌》看到犯尷尬癌,還是說說“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吧!


三句話不離老本行,我想聊聊德雲社的“金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郭德綱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相聲這一行,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有人可能就要譏諷了,就這一堆初中畢業的,還拼文化!我不否認上學對文化的絕對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忽略沒學歷不代表沒文化的事實存在,至少九年制義務教育對普通民眾的意義是重大的。我先說說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普及、強制。不要黑中國教育,我今年35歲,幼年家貧,我現在掌握的繪畫技巧和不多的樂理知識都是中小學的時候學的,另外,哪怕在中國山區,義務教育階段也是有英語教學的,我們這些“窮孩子”只有在這樣的教育下才不會輸的連起跑線都看不見。然後再來說說文化:連老外都會說中國五千年文化,能學明白才怪呢?這是現實,所以現在國家一直在推進中高等職業教育,不要看不起人家大中專學歷,論起技術來,誰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還真不好說呢!我不鼓吹任何一種選擇,但是我鼓勵全面看問題,學歷代表一切的時代會過去的,這跟“供求關係”是一個道理,所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是王道。

華少有一次在採訪郭麒麟的時候說起相聲市場的繁榮景象,沒想到“大小姐”卻是一點面兒不給的說“相聲一直都是虛假繁榮”,原因是整個相聲界就德雲社一家獨秀,連個競爭對手都沒有,怎麼進步啊?哎呦,二十出頭的小夥子看的這麼通透,真讓人佩服。這讓我想起了中國乒乓球的“養狼”計劃,都是一樣的道理,有了受眾,技藝才有存在下去的機會。所以郭德綱搞《歡樂喜劇人》野心勃勃,想讓這個節目成為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喜劇人節目。不要黑人家野心大,其實人家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把祖師爺的東西傳承下去。金霏陳曦有個段子,說把郭德綱冷凍起來,有問題的時候就“解凍”了聊聊,這不正說明了如果這門技藝還能繼續存活的話,郭德綱功不可沒嘛。在自己“專業”的地方,為啥不敢放大話。“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選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哈哈,這就是老郭的底氣,這就是自信。

這期《王牌》看到犯尷尬癌,還是說說“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吧!


咱接下來再聊聊“母儀天下”的於大爺。記者採訪的時候問大爺,說你這元老級別的也沒個股份啥的,就拿個工資?大爺就說了“馬連良劇團裡要是沒有馬連良就散了”,股份制不適合中國傳統曲藝行業。大爺還說我于謙什麼樣的性格就造就了我什麼樣的“角色”。也是,普遍情況下逗哏火過捧哏的,要是都要掙個一二三四的話,還是趁早散夥,另起爐灶。文藝社團推崇明星制,在傳統資訊不發達的時候,一個響亮的名字就是招牌,現在資訊氾濫的時候,能坐的了冷板凳才能保住招牌不散,一樣的道理,總有人得甘為人梯。心裡不平衡你就另起爐灶,還想享受大樹底下好乘涼,你就別刨根砍枝。

這期《王牌》看到犯尷尬癌,還是說說“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