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植保無人機飛防進入“實戰”

日前,在吉陽區羅蓬村的檳榔園裡,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向園裡的檳榔樹噴灑殺蟲劑。不到幾分鐘,便噴完了一畝多檳榔樹。此舉標誌著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簡稱“市南繁院”)啟動的南繁育制種高標準基地統防統治項目從此前的無人機打藥演練實驗階段進入“實戰”操作階段。

三亚植保无人机飞防进入“实战”

今後,統防統治工作在全市鋪開後,將面向全國推廣可複製、可操作、可推廣的“三亞經驗”。

“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們就陸續在羅蓬村開展統防統治工作的培訓和推廣,今天主要是運用植保無人機防治病蟲害,為20畝的檳榔園噴灑農藥,進行統防統治。”市南繁作物與植保研究中心主任羅豐介紹,由於檳榔樹高矮不一,傳統的人工打藥方式比較困難,要給檳榔樹頂端的葉心打藥更是難上加難。

按照傳統的人工打藥,一棵檳榔樹需要幾分鐘才能打完藥,而且藥劑噴灑不均勻,還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成本也高。“仰面給十幾米高的檳榔樹打藥,農藥還往下飄落在人體上,對人體會產生危害。” 羅豐說,“產量低,打藥難,粗放式管理”等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羅蓬村的檳榔種植戶。而植保無人機防治病蟲害具有高效、省水省藥、精準噴灑、應急防控能力強、作業安全等優勢。同時也可做到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相結合,精準施藥,避免環境汙染。“關鍵是成本低,產量高,有助於增加農戶的收入。”

“太快了,沒到一根菸的功夫,一畝多的檳榔園就打完藥。”檳榔種植戶陳先生說,這種技術值得推廣,今後他種植的檳榔園也要請這樣專業的團隊為自家的檳榔園打藥。“有了高科技助農,我們更加有信心致富奔小康了。”

據悉,三亞市作為我國重要的南繁育制種基地,承擔著我國南繁育種國家戰略賦予的重要任務。南繁育制種基地累計育成品種5000多個,生產水稻、玉米、高粱、油料、棉花、菸草、麻類、蔬菜、瓜果等28種農作物優良親本種子近6億公斤,每年南繁可創造直接經濟價值2億多元,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亚植保无人机飞防进入“实战”

由於海南氣候條件適合病蟲害的發生,以及隨著育制種基地的連續種植,基地內的病蟲害發生風險正在逐漸提高。尤其是每年春節前後期間,農民工返鄉潮帶來的用工難、用工貴的情況正逐年顯現,嚴重製約了保護區內的植保作業開展,對南繁育種安全產生了較大風險。

隨著植保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在我國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採用植保無人機飛防這一新型高效的植保方式,進行規模化的統防統治,在實現病蟲害的高效防治、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800萬元,將建設擁有一支50臺植保無人機、從業人員超過100人,可供政府統一調動、年服務能力超過25萬畝/次的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力量,為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內耕地和各省育種基地提供低成本、專業高效、響應及時、過程可監管、記錄可追溯的無人機植保統防統治服務,保障國家南繁戰略安全。

該項目的實施符合國家和海南省、三亞市的產業政策,對保障南繁育種基地安全、解決南繁育種企業植保用工難用工貴難題、促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的應用、為南繁育種企業節本增效、帶動三亞本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三亚植保无人机飞防进入“实战”

據市南繁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於2019年11月份啟動,項目一旦建成,可以為國家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提供一個統一調度、快速反應、專業高效的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和能力,實現育種保護區內的有害生物高效統一防治,為國家南繁育種戰略保駕護航。”

同時,通過前期政府引導,可以較快實現市場化接受和普及,最終實現無人機飛防在保護區內的產業化自運轉,帶動整個保護區以及三亞其他區域的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提升,為三亞農業提質增效、供給側改革提供支持。

原標題:三亞植保無人機飛防進入“實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