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醫護,共抗疫情|海慈支援武漢醫療隊戰“疫”心語

致敬醫護,共抗疫情|海慈支援武漢醫療隊戰“疫”心語

海慈支援武漢醫療隊部分隊員合照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8日訊(記者辛剛 通訊員 李均雁)4月7日是第71個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支持護士和助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中國宣傳主題定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讓我們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新冠肺炎疫情當前,海慈醫療集團共派出30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3月31日,30名醫療隊員帶著零死亡、零感染的戰績凱旋而歸。

從接到支援湖北通知那一刻到現在集中醫學觀察已經過去50多天了,回憶起來情境若現,從開始的忐忑不安到最後的依依不捨,這些將成為海慈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永久的回憶。

急診科李永徵來到武漢後,看著平日熱鬧非凡的武漢突然沉寂了,頓時很心疼,那一刻他對自己說:“儘自己的力,救一救武漢的患者”。在領導統一的安排下,他被分配到護理一組,意味著要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時內心比較緊張,患者一個個渴望的眼神令他難過。在救治過程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52床危重患者阿姨,從入院的那一刻起,她都是他班上日日夜夜看護的對象,阿姨有腦梗病史,右半邊身體不會動,必須精心治療和護理,每個班上他都精心把無創呼吸機管路、靜脈輸液管路、經鼻胃管、尿管等捋順,保證時刻通暢,定時翻身拍背來促進排痰,及時處理大小便,清潔皮膚,保持被褥整潔乾燥,按時給予口服藥,阿姨有時心情煩躁,並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後期還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在精心治療和護理下阿姨病情日漸好轉,後來轉入輕症病區繼續治療,為此阿姨的女兒還特意寫了感謝信,信中帶著滿滿的感動。視病人如親人,心繫患者,才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3月31日是離開武漢的日子,路上都是前來送別的武漢市民,我們一起共同見證了50余天抗擊疫情的酸甜苦辣,患難相扶,生死與共,我們與武漢人民心手相連,與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拯救生命。讓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永駐心中。”

在武漢支援的這些天,讓重症醫學科李貴興護師真切地感受到武漢人民的熱情,“接送我們的公交車司機師傅是那麼的和藹,患者們是打心底裡感恩我們,他們對我們沒有任何的要求,從來不麻煩我們。看著一個個患者的核酸檢測由陽轉陰,慢慢的符合出院標準,為他們感到驕傲。

通過這一次的經歷,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同時,作為一名90後很榮幸,國家信任我,使我成為一名支援武漢醫護人員,這是我們的責任。疫情當下,我們毫不猶豫。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在這場重大戰鬥中,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已經長大了。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經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樑,成為國家的驕傲和希望。相信我們會戰勝疫情,相信我們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生命中有了這樣的經歷讓我重新定義了人生,我感到自豪和驕傲。”

自2月9日至3月29日50個日日夜夜,光谷院區患者全部出院,病區清零。海慈支援武漢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在這50個奮鬥的日日夜夜,腫瘤科張梅感恩團結友愛的同事,感恩體諒理解的武漢人民。

“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這句話一直在張梅的心中迴響,勇敢的武漢市民也印證了這句話。這是一場生死較量,也是一次自我洗禮。所走的每一步,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積累,都是成長,學習了很多知識,收穫了很多感謝,也獲得了滿滿的感動和力量。

聚散總有時,離別那天,武漢人民的不捨,武漢人民的熱情,張梅將永遠銘記在心,回到青島,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回顧抗擊疫情的日子,她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為一名90後,作為一名青年人,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我們青年人的蓬勃力量,不怕苦,不怕累,義無反顧,能在新冠防控鬥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倍感榮幸。我們仍會繼續努力,繼續學習,努力充實完善自己,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不驕不躁,待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一起再來武漢看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