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員工陳勤為什麼會輕生?

先聲明一下:我作為心理學愛好者,看到這類事件,免不了要來分析一番,寫個報告,別又說我冷血、沒人性啥的,首先我作為分析者本來就應該理性分析,不該帶有個人情感,另外,我寫文說到底也是希望有人看到,別讓悲劇再重演嘛,這麼說就沒有意思了。

再來回顧一下事件的全過程:

當地時間9月19日中午11時左右,美國加州Facebook總部大樓,華人男子陳勤(音譯),從公司頂樓一躍而下,當場身亡。資料顯示陳勤今年38歲,1999級浙江大學畢業生,2011年到美國,在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後留在美國互聯網界發展,履職過多家互聯網巨頭,平均每兩年換一次工作,於去年3月跳槽到Facebook總部,隸屬於廣告組。在美國生活的幾年裡,陳勤日常生活喜歡登山、徒步、滑雪等戶外運動。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當天上午,在上司的辦公室,陳勤與上司發生了激烈爭吵。有人聽到總監大聲說:get out(滾出去),而陳勤說:it is unfair(這不公平)。不久以後,陳勤便從Facebook總部大樓一躍而下。有知情人士認為,雖然陳勤已經在美國工作8年,但他仍沒有拿到綠卡,只有工作簽證,如果沒有工作就將失去在美國的合法身份,其全家都必須離開美國。據其家人描述,陳勤工作極拼命,最近半年日夜忙項目,加班到夜裡一兩點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回家只待了半天又要去加班。

看完了大家肯定會奇怪,就算拿不到綠卡也不至於跳樓呀?遣送回中國也不是啥天大的事呀!中國就算比美國差一點,這麼多中國人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嗎?他這種學歷,就是到了國內,那待遇也不可能差呀!不過,其實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我的結論:

當然,實話實說,原始材料太少,我很難做完整的分析,但我認為公司發生的事情只是外因,不可能成為陳勤輕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認為陳勤輕生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一種我稱之為“能上不能下”的消極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會積累“負能量”,導致心理壓力增大,使人陷入“自我否定”,通俗地說就是一方面感覺“壓力山大”,一方面覺得“自己是個廢物”。這種“消極思維模式”發展下去形成的病症,我稱之為“太太病”,或者叫“太把自己當人病”。(抱歉,因為我沒看到別人定義這類問題,我只好自己來定義,大家想到更好的稱呼也可以告訴我。)

有“能上不能下”思維模式的人,其想法通常是這樣的:“生活應該越變越好,怎麼能越變越差呢?現在卻越來越差,我哪有臉去見我的同學啊?我哪有臉去見我的父母啊?我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啊?”即,這類人,他們存在著“生活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錯誤認知,若生活境遇變差了,那麼他就會感到極度的屈辱和痛苦,他就會產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想法,可能最終就會走向輕生。

我之所以把對應的病症稱為“太太病”,就是因為“闊太太”就是這種思維模式,她會想:“本太太氣質高貴冷豔,可不是那些妖豔賤貨可以比的,我怎麼能去做那些下三濫的工作呢?我怎麼能去過那種粗茶淡飯的生活呢?若我淪落到那種境地,那還不如死了算了呢。”

所以,我推測,陳勤也是有類似的想法,他的想法可能是:“我好不容易來美國讀了碩士,還工作了8年,若全家都被趕回中國,那就太丟人了,我還怎麼有臉見我的父母呢?怎麼有臉見我的同學呢?不如死了算了呢。”

實際上,我在很多輕生的碩士、博士身上都發現了這種“消極思維模式”。如2017年中興跳樓的歐建新,我也分析過,我覺得就是同樣的原因。歐建新的老婆怪中興公司逼死了她老公,我覺得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被公司開了何至於要跳樓呀?工作這麼多年,總要攢點錢吧,又不會餓死。那到底是誰逼死她老公呢?大家可以去搜原始材料,可以看到她老公最後就是跟她說了幾句話就跳樓了,她最後“安慰”他的話是:“你這麼優秀,南開的碩士,華為做了八年,中興做了六年,再換一個更好的。”(大家看,這句話不就是“能上不能下”思維模式的完美體現嗎?)

實話實說,當時我看到這裡真是想罵人:尼瑪,你老公都壓力這麼大了,你怎麼還給他施壓呢?這句話根本就是不是“安慰”,而是“情感綁架”呀!潛臺詞,不就是是說“你是我們全家的支柱,我跟兒子、女兒都指望你養活呢,你必須去找個更好的工作!”稍微有點常識就知道,中國通信業最好的公司就是華為,中興,你要你老公去哪裡找更好的工作呀?你這不是活活要把他往死路上逼嗎?自己把他逼死了,還怪別人,怪鬼呀!

所以我建議廣大的碩士、博士們:

不要“把自己太當人”了,別讀了個研究生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危險,無異於把自己往絕路上逼。我常說,人類愛犯的錯誤分兩類,一種是“太把自己當人”,一種是“不把自己當人”,這兩種心理狀態可以說是對立統一,會互相轉化的,“太把自己當人”走向極端,就會“不把自己當人”,而選擇輕生。反過來說,“不把自己當人”走向極端,就會“太把自己當人”,就如古人云,“小人得志,便猖狂”。所以正確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當人,但別太當人”,即正確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能屈能伸,寧彎不折。最好的例子就是韓信了,韓信為什麼能忍受“胯下之辱”?說白了,不就是他知道自己是幹大事的人,沒必要跟一個小角色一般見識嘛。

最後建議各位父母:

1、當你孩子壓力大的時候,你要幫他減壓,不能給他施壓

比如孩子失業的情況下,你不能說:“你這麼優秀,是碩士(博士),過幾天再找個更好的工作!”這句話就是在加強“能上不能下”這種“消極思維模式”。可以說這句話就是一種“負面心理暗示”,就是在傳遞“負能量”。可能你的孩子本來就有這種“消極思維模式”,心中已經累積了很多“負能量”,你再給他傳遞“負能量”,施加壓力,就可能使他精神崩潰,走向輕生。

正確的話應該是:“沒關係,只當是休息一段時間,不如趁此機會去旅旅遊,沒錢了,我養你!”這句話才是安慰,才是幫他減壓。

2、不要“情感綁架”

所謂“情感綁架”,就是用“親情”做為籌碼,逼孩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很多父母對孩子有過高期望,可以說無形中就是一種“情感綁架”,對孩子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危險的。

facebook員工陳勤為什麼會輕生?

退一步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