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人生智慧

很多人都以為斷舍離只是在扔扔扔,把東西都丟掉,就完成了斷舍離,其實丟棄無用的東西,只是“斷舍離”的前奏而已。

斷舍離的目標是讓我們過“怡然自得”的生活。

1.明確認知

在選擇多樣的今天,我們總是感覺東西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小,房間裡可能堆放著上個“雙十一”打折還沒有用完的東西或者是有一天總會用上的物品。

好比人只有入口,沒有出口,代謝功能紊亂。

斷舍離的人生智慧

當我們面對“物質”時,問自己的從來都是“這個東西能不能用?”而不是“我到底需不需要?”這種思維必然就導致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如果能用,就留著吧,萬一哪天就真的用上了,可事實證明這個萬一的頻率可能是一年一次或者更久。

斷舍離,不是要求人們隨意地“棄”,而是把“舍”作為解決方法之一。“舍”即是“出”。在進行取捨的時候,我們應該挑選有質量、讓我們覺得心動的東西,把物品壓縮到滿足正常社會關係的數量就可以,這樣我們才會從根本上珍惜生活、不囤積無用的物品。

2.技巧和收納建議

在對物品進行斷舍離的同時也要在腦中進行斷舍離,如果我們的思維觀念沒有調整,那麼你可能無法真正放手。

觀念上的斷舍離

  • 認識現狀
  • 停止自我否定
  • 描繪家的具體構想

雜物上的斷舍離

  • 拿出雜物俯瞰
  • 扔掉讓你不心動的東西
  • 以自我為標準考慮與物品的關係
  • “必要·合適·愉快”為標準進行取捨
  • 收納“舍”之後進行

收納的技巧

7·5·1法

根據不同的情況,將雜物總量壓縮到空間的“7成”“5成”“1成”。“看不見的收納空間”佔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佔5成,“展示性的收納空間”佔1成。

讓空間流出“空白”,心情也不會太“擁擠”。

斷舍離的人生智慧

3.深刻的智慧

當我把無用的東西扔掉,有了更大的空間,就像心裡的大石突然不見了。為什麼只是扔點東西,調整一下空間,就會有這種感覺呢?

捨得,捨得,有舍就有得。

當我們懂得“減法”,才會有機會做人生的“加法”。

斷舍離的人生智慧

作者介紹:紓琦生活,有態度的生活,願所有的一切皆如你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