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間頻出“截留”事件 北約急了:互相開放領空!

撰文 | 薛離

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醫療物資供給成為抗疫關鍵。圍繞醫療物資,歐美盟友間卻頻出“截留”事件,美國甚至被指責為“現代海盜”。

為了避免互相截留物資,《簡氏防務週刊》4月6日披露,北約緊急通過一項新的領空開放協議。

“現代海盜”?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簡單梳理了一下西方各國互相攔截他國訂購物資情況。

盟友間頻出“截留”事件 北約急了:互相開放領空!

3月上旬,意大利扣留運往瑞士的一批消毒水;

3月中旬,德國海關攔截24萬隻瑞士公司進口的防護口罩;

3月中旬,瑞士從中國訂購的一批醫用手套在德國中轉時同樣被扣留;

3月下旬,波蘭沒收本應運往意大利的2.3萬隻醫用口罩;

3月下旬,德國扣留當地3M公司在歐洲配送中心的一批口罩和防護服,這些物資本欲發往美國和瑞士;

4月初,德國媒體披露稱,柏林市政府從中國訂購的一批口罩在曼谷被美國扣留。就此,柏林市內政部長蓋澤爾指責美國的做法是“現代海盜行為”。

這些截留事件都發生在物資轉運途中。

緊急啟動協議開放領空

為了避免醫療物資在轉運途中互相截留,英國《簡氏防務週刊》4月6日披露,北約國家啟動緊急空運協議互相開放領空。

報道顯示,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北約各國外長達成協議,通過了北約新快速空運協議機制(RAM)。按照這一機制,所有運送醫療物資的軍用貨機將可以自由通過歐洲各國領空。

北約盟軍最高司令部司令託德·D·沃特斯將軍表示,將在4月6-10日間協調北約各國,就技術問題達成一致。“RAM機制主要是針對空運。”北約副秘書長卡米爾·格蘭德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在共同面對疫情方面,該協議能夠帶來多大的便利?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舉日前發生的一個例子可以直觀說明。

盟友間頻出“截留”事件 北約急了:互相開放領空!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3月23日派出14架軍用飛機前往意大利援助,共同抗擊新冠疫情。途中,波蘭拒絕讓攜帶援助物資的俄羅斯軍用飛機使用其領空。俄方官員在推特上發文抨擊波蘭在公共政策層面上行事卑鄙。數據顯示,俄羅斯軍用飛機的路線在飛往意大利途中繞道而行,比途經波蘭領空至少多飛行3000公里。如果按照新的協議,俄羅斯運送醫療物資的運輸機可以飛越北約領。

“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

事實上,除了物資截留,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3日還宣佈,美國3M公司不要將口罩等產品出口至加拿大和拉美地區。這一舉措立刻招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加方政府高官的不滿。

盟友間頻出“截留”事件 北約急了:互相開放領空!

3M公司同樣表達了強烈不滿。該公司發表聲明說,美國廠商是這些區域的重要供應商,停止向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醫務人員提供N95口罩將產生“重大的人道主義後果”。另外,停止出口美國產N95口罩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採取報復行動,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美國實際可獲取的N95口罩數量會減少。

據外媒報道,4月6日,特朗普宣佈與3M公司“和解”,政府將在未來3個月內從3M公司購買近1.67億個口罩。3M公司也表示,應政府的要求,該公司將從中國的工廠向美國出口1000萬個口罩,但出於人道主義原因,該公司不會停止向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出口。

不僅是美國,有機構統計顯示,從今年年初到3月下旬,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對醫療物資的出口限制措施,僅3月以來新出臺的出口限制措施就有33項。

但限制本國醫用物資出口真的有利於全球抗疫嗎?就此,新華社日前刊文援引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馬圖的觀點認為,出口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雖可理解,但通常達不到預期目的。如果每個國家都實行出口管制,全球的醫療物資價格漲幅會更大,最終可能“傷及自身”。馬圖還指出,這些措施會重挫那些依賴進口醫療物資的國家,尤其是貧窮國家。分析人士認為,對缺乏應對危機能力的貧窮國家掐斷醫療物資供應,不僅會危及生命,還會破壞全球抗疫大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官方日前明確表態: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

資料 | 央廣網 新華社 環球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