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未來銀行網點的趨勢:“兩去兩中心” (一)

銀翱諮詢認為,銀行網點在未來將會出現“兩去、兩中心”的趨勢:即“去現金化”和“去交易化”,向“諮詢服務中心”和“社區生態中心”轉化。


網點的“去現金化”已大勢所趨,網點的“去交易化”將逐漸呈現,網點作為線下的“諮詢服務中心”和“生態圈中心”的地位將不斷凸顯。


一、去現金化


隨著互聯網的強勢覆蓋,智能手機連接線上線下,其移動端支付憑藉便捷高效的交易狀態,逐漸成了人們的主流支付方式,以“無現金”為核心的支付時代已悄然而至。從北上廣等大城市到三四線城市的街區,菜市場或是任何一個小商鋪都能夠用手機付款,移動支付已經深入到中國支付交易的各個角落。


根據《2018全球支付報告》,在統計期內的無現金支付總次數方面,美國以1485億次名列第一,歐元區以745億次位居第二,中國以480億次居第三。


美國的去現金化主要體現在信用卡上,在美國信用卡體系是非常完善的,世界上40%的信用卡交易量都在美國產生,因此美國的去現金化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但是如果只看電子支付不看信用卡支付,中國早在2017年的時候,市場就已經達到了超過200萬億的容量,比美國同期高達90倍。中國移動支付飛速發展,交易佔比從2013年的8.6%上升到2018年的62%,全面替代了現金和銀行卡,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第一大支付工具。


根據2018年ForexBonuses所做的調查,在世界上排名前20位的經濟體中,中國的手機支付佔比是最高的。儘管信用卡的使用量仍較低,但由於移動支付的大量普及,中國目前是全球無現金交易額增速排名第二的國家。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如表1-2所示,2016年-2018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筆數增長飛速,趨於高頻小額化。


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4897.60 億筆,金額926.0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80%和0.06%。非現支付筆數持續增加、非現支付總額趨於平穩,說明了非現金業務支付已趨於成熟,融入了百姓日常的生活


另一方面,從2017年開始,商業銀行用以網點分流的自動櫃員機交易額開始出現大幅負增長,同時銀行ATM投放數量、自助銀行數量也出現負增長。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8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如圖1-2所示,2018年四季度銀行ATM機總量111.08萬臺,較上季度末減少1.77萬臺。全國每萬人對應的ATM數量7.99臺,環比下降1.57%。這也是央行自擴大ATM機統計範圍後首次數量出現下滑。


根據中國工商銀行的數據顯示,2017年,該行ATM機交易額為11.86萬億元,同比減少10.6%,是5年來首次出現的負增長。2018年,工商銀行的ATM交易額進一步下降11.0%。工商銀行作為四大行中規模最大的一家銀行,其數據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


ATM交易量的減少趨勢是網點呈現去現金化的一個縮影。此外,2017年以來多家ATM廠商的營收和淨利大幅下滑也印證了此點。


二、網點去交易化


(一)銀行櫃面交易替代率超過90%


離櫃率,指離開櫃檯辦理業務和總業務量之間的比率。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滲透,銀行櫃面的交易替代率在不斷上升,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銀行業全行業離櫃率已達到88.67%。


自2013年中國銀行業協會開始發佈離櫃率的數據以來,5年裡銀行全行業的離櫃率已經超過了40%。同時,近年來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櫃面交易替代率普遍在90%以上,也就導致了銀行網點的客戶流量支持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


(二)移動支付在櫃面替代結構中超過50%


銀行在進行櫃面替代交易量的分析時,簡單從大機具(主要是指存取款一體機和智能自助終端)、小機具(POS和便民點)、線上渠道(手機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和櫃面交易(網點櫃面業務辦理)等四個維度進行劃分。某銀行在2016年6月櫃面替代交易量為79%,其中大機具為49%、小機具為11%、線上渠道為19%、櫃面為21%;到2017年6月櫃面替代交易量為87%,線上渠道為54%、大機具為25%、小機具為8%、櫃面為13%,可以看到移動支付發展迅猛,線上渠道逐漸替代其他渠道。2018年全銀行的整體平均櫃面替代交易量為88.67%,移動支付佔比已超過50%。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移動技術的逐漸成熟,大大提高了移動端金融業務實現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也加速了銀行電子渠道對傳統物理渠道的替代,越來越多的客戶更傾向於選擇線上完成金融交易。


銀行如今面臨著客戶到店率不斷下降,櫃面替代率不斷上升的現狀。與此同時線下網點出現了資源利用率偏低,但物理成本高昂,營運壓力較大的問題。從第一性原理出發進行考慮,客戶希望的是便利。因此基於以上原因,各銀行結合輕型化、智能化的升級轉型方向,開始對營業網點重新定位。營業網點將不斷剝離交易功能,大眾化、標準化銷售都將轉到線上進行。而網點內則重點提供非標和個性化銷售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