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酒相伴的日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們需要多少杯,才算不枉此生

開懷暢飲、借酒消愁、大擺酒席、有酒相送。

端起酒杯,我們大多是為了慶祝,為了相逢,亦或為了離別,但同樣舉杯邀明月,無處話淒涼的,也不在少數。


那些與酒相伴的日子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詩仙李白如活在當下,一定是國酒的代言人,當之無愧,

李白的一生與酒緊密相連,他的明珠蒙塵,遺世獨立,他的快意恩仇,縱橫千里,他的每一個憂思愁緒,入塌無眠的時刻,酒都是他最堅實的陪伴,形容酒是他的信仰,一點不為過。

李白的一世是很憋屈的,他有豪情萬丈,有滿腹經綸,有所有熱血男兒的愛國情懷,有滿腔的政治抱負,卻容不進盛唐的官場。被排擠,被汙衊,被謫貶,被流放。放蕩不羈,心有意氣風發,胸懷汪洋肆意的詩仙李白,終是無法變成盛唐官場需要的修身養性,克己復禮的儒家學派。

他的酣暢裡裝著他的方寸男兒心吧。

那些與酒相伴的日子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豪放派的文學家蘇軾,同樣愛酒,且小飲即醉,類似於今天的“一杯倒”,但詩人醉了,卻是情趣盎然。

三十九歲的年紀自稱“老夫”。

左牽黃,右擎蒼……西北望,親射狼。

會不會射狼不言而喻,蘇軾的多情善思,家國情懷,政治抱負是一覽無遺。

蘇大人的為官之路起起伏伏,對世相,對官場深諳其理。

但或許每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心中都有一方淨土,安放著自己的追求與信仰,同時對操守,正義孜孜不倦。

被構陷,被謫貶,向酒寄情,有過消沉,煩悶,時至暮年的蘇軾,終在復醉中醒了過來,不再自困於世間瑣事,蹉跎歲月,瀟灑地放下一切,寄情於江海,尋找心的寧靜。

得意時信儒,失意時信佛。這句話或許是對蘇大人最好的註解。

他的酒裡有他的沉淪與安寧吧。


那些與酒相伴的日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操,用一首短歌行將國人詩酒百味,道的淋漓盡致。

慨嘆人生苦短之時,思慕賢人親人之時,廣宴賓朋嘉友之時,縱情聲色,慷慨激昂之時。愁緒,哀思,歡暢,豪情,似乎流連詩酒,才得以品人生百味,而不枉此生。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也曾是任性好俠、放蕩不羈、品學缺失的的公子哥。

為了他的天下歸心,博覽群書,鑽研兵法,以身作則,治軍嚴整。在統一北方後,興修水利,改革戶籍,扶植農耕,提倡廉潔。

豪氣干雲,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忙於戰事,困於政事。一位慷慨悲涼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的酒裡應該全是他的冀其大業將成吧?


那些與酒相伴的日子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清淺寧靜的一首小詩,朔雪將至,小酌一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