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德雲社的"辮哥哥"張雲雷在經歷了數以萬計的口誅筆伐之後一直無動於衷,就在暴風驟雨即將平息的時候,終於發文道歉了。

對於那些扛著道德大旗,滿口仁義道德的正派人士來說,這次風波以他們的勝利告終,我想當他們看到這篇道歉文章時,正擺著慶功宴慶祝一場偉大的勝利。

文章字裡行間中,我看到了張雲雷的真心悔悟,我也看到了張雲雷的被逼無奈。


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1

"無德"之人,如何盡顯有德之義?

張雲雷的道歉文章,只有區區5段文字,300多字,我當做一篇範文認真的拜讀並進行了粗淺的統計和分析。整篇文章裡,第一人稱"我"一共出現了21次,而且文章中稱受害對方的時候用的都是第二人稱"您"。

整篇文章樸實無華,語氣平淡而且真誠,我想張雲雷寫的時候心態也是平和的,沒有經過刻意修飾和揣摩,這些內容是張雲雷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很難想象,一個如此心態平和、心地善良的孩子會和"沒有道德"聯繫在一起。


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2

他用關鍵詞,證明了他自己

張雲雷在文章中,分別在第一段用了"自責"和"誠摯",在第二段中用了"耗費"和"佔用",在第三段中用了"告誡"、"敬畏"、"尊重"和"感恩",在第四段中用了"愧疚不已"和"積極誠摯",在第五段中用了"接受"" 承擔"和"堅定"和"希望"。

關鍵詞中流露的是真情,關鍵詞中表現的是真摯。

他用關鍵詞表達了對調侃對象的真摯的歉意,他用關鍵詞表達了對社會影響帶來的傷害。

他用關鍵詞表達了自己對錯誤的認識和承擔,他用關鍵詞,對自己進行了鼓舞和慰藉。

一個年紀尚輕的孩子,面對社會的不理解和指責,能夠做的只有默默承受。

一個處世未深的青年,面對社會的冷漠和無情,得不到一絲的寬容和理解。


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3

罵他的人,請行行好

罵他的人,不管是官方還是個人,多半都是不認識和不瞭解他的人,否則不會不分析作品本身,斷章取義和橫加指責。

罵他的人,不管是團隊還是海清,多半是想劃清界限和盲目跟風的人,否則不會不瞭解作品發佈的時間先後順序,用高尚的道德標榜自己,懲戒別人。

他們盛氣凌人的姿態讓人無語,各個媒體,各個協會,爭先恐後,力爭上游,在批判的同時極力要求有關部門強力懲戒,這得有多麼強的正義感。

他們倒騰舊賬的行為令人不解,但大家都不願意承認是新聞採寫失誤,還是蹭熱點引關注,因為難以自圓其說,因為,關乎面子。


張雲雷終於道歉,真心悔悟的背後我看到了被逼無奈

4

強烈呼籲

社會需要熱心腸,但熱心腸的體現需要海納百川,需要上善若水,不是一味的生搶豪奪,不是窮兇極惡。

社會需要正能量,但正能量的傳遞需要給予包容和理解,不是聽風就是雨,不是腥風血雨和你死我活的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