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晚年的漢武帝經常耳不聰目不明,無精打采、精神恍惚。面對自己晚年糟糕的身體,迷信的漢武帝一直以為是有人在刻意詛咒他。因此對巫蠱之術乃是相當的反感,一經發現便嚴懲不貸。因此,朝中小人藉故生事,陷害無辜。佞臣江充仗著漢武帝寵愛,為非作歹,肆意妄為。品行端正太子劉據對他的行為極為憤恨。江充十分害怕太子登基會對自己不利,恐有殺頭之禍,便向漢武帝進讒言說:“您的病情一直不見好轉,皆因宮中巫蠱之氣瀰漫。”多疑的漢武帝派江充前去深查,並派了一干小人協助江充,其中有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江充藉機帶人硬闖太子府,四處搜素、挖掘,卻終一無所獲。江充又豈肯罷休,為了誣陷太子,江充趁人不備,偷摸拿出準備好的小木人,四處傳言:“在太子府中搜出的木人最多,還在太子的帛書上發現寫著詛咒漢武帝的話。狀告太子,劉據聽到這些倍感冤屈,欲去找武帝的甘泉宮面聖。少傅石德缺勸阻道:“皇上本就忌諱巫蠱之術,你這樣火急火燎去解釋,恐怕是有理也說不清楚,況且甘泉宮離此甚遠,不要忘了秦朝扶蘇的教訓。為今之計,先將江充等人抓獲並嚴加盤查。”精神緊張的劉據,立即派人抓捕江充一干人。江充被捕之後並以謀反之罪論處;韓說被殺;然章贛卻僥倖逃跑。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章贛竟逃到了甘泉宮,誣告太子謀逆。漢武帝盛怒不問青紅皂白,就派兵捉拿太子。劉據眼見逃脫者告密,自知大禍臨頭,情急之下找母后衛子夫商量,衛子夫聽說皇帝派兵來捉拿太子,便下令打開未央官的武庫,發放兵械給支持太子的百姓和犯了事的囚犯,全力對抗朝廷的部隊,為了贏得京城官民的支持,劉據詔告全城官民曰:"武帝在甘泉宮養病期間,奸臣作亂謀反,望全城子民與我合力剿滅叛軍!”接著,太子又去徵調胡人軍隊與北軍,但胡人軍隊早已接到了漢武帝的命令,正準備去鎮壓太子叛亂;北華監護使者任安則明哲保身,接受了太子印後卻閉門不出。一時間,文武百官與京城百姓也難辨定對錯,形勢一片混亂。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皇帝的鎮壓軍隊與太子的人馬在京中連戰數日,雙方皆死傷慘重。但是畢竟太子臨時武裝的人註定馬敵不過武帝的正規軍隊。 太子大敗後帶著自己的兩個幼子倉皇出逃,藏在了一個小百姓家裡。皇后衛子夫也因為此事在宮中上吊身亡。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太子出逃以後武帝非常憤怒,傾全國之力搜捕太子。滿朝文武心驚膽戰無人敢為太子求情。此時多虧了一位名叫令狐茂的賢明,他老人家聽聞太子之事,立刻給漢武帝上書,語辭心長地勸告武帝說:“素來父慈母愛,兒慈孫孝;父子不和,家族就要滅亡。此事,並非太子不孝,而是做父親的您失察了。 太子有冤不能辯白,怕被亂臣所害。 太子不忍憤憤之心,殺了江充。後來子盜父兵,也僅僅是為求自保。老夫愚蠢,認為太子並無謀反之心,請皇上明察。”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漢武帝聞見此奏章,終於幡然醒悟,便下令任何人不得傷害太子。但是,一切都太晚了。太子的藏身之處被當地縣官察覺之後,就立刻帶兵擒拿太子。太子被逼無奈在民房中上吊自盡,跟隨他的兩個孩子也被官兵一併殺死。

武帝痛失愛子,痛失結髮之妻、痛失皇孫,苦不堪言。 不久,朝臣車千秋又犯言直諫,為太子伸冤。 漢武帝本就悲傷不已,就派人調查此事,才知道一切都是江充作亂。 悲痛欲絕的漢武帝下令族滅了江充全家,把從犯蘇文綁在橋上活活燒死,將逼死太子的人也全部滅族。同 時,漢武帝還將為太子直言平反的車千秋連升九級。

奸臣作亂,父子相殘,悔恨與悲痛的晚年

漢武帝始終對太子的死耿耿於懷,還建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之臺”用來懷念太子。晚年的漢武帝一直活在悔恨與悲痛中,直到他離開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