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只有与情感相契合、相合拍的意象才能表现这种特定情感,与这种情感“相会、见面”。这种意象与情感,拿格式塔心理学的话说,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因而具有深刻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意味着审美对象的深邃内涵与创造主体的情感体验互相遇合、印证,意象耀亮了情感世界,情感世界顿然生辉,并达到最大的强度。要提高意象的内在含量,其基本前提是要对情感作出深邃的认识,以便找到与情感相契合的“客观对应物”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但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并非日常生活中已经确定、十分明确的那些情感,而是自身想理解而尚未理解的,处于模糊状态、莫名躁动中的微妙情感。对于诗人来说,重要的是更本质地把握这一情感特质,为确定意象找到独特的出发点。这一选择过程,其实就是意象的简化。诗人在进入创作状态时,意象可能是纷至沓来的,但并不是每一个意象都可以进入诗。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歌德曾在对狄德罗《画论》的评论中说:“艺术并不打算在深度和广度上与自然竞争…它有着自己的深度,自己的力量。它借助于在这些表面现象中见出合规律性的性格、尽善尽美的和谐一致、登峰造极的美、雍容华贵的气氛、达到顶点的激情,从而将这些现象的最强烈的瞬间定型化。”这就是说,只有“象的最强烈的瞬间”进入艺术才最有意义。这是针对绘画的,对诗歌来说此理相通。而这“现象的最强烈的瞬间”,可以认为就是整个现象的简化形式。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简化是艺术的普遍规律。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没有简化,艺术不可能存在,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可见真正意义上的简化,是将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炼出来的过程,而这正是提高意象内涵所必需的。与简化相对的,则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全盘罗列。此外,若在一首诗中,出现的意象不能指向同一情感目标,这也是未作必要的简化的表现。这就要把多余的、对情感表现价值不大的意象删去,使剩下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切合无间。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因此意象的简化一方面是浓缩、精减,另一方面是理顺意象关系,使意象与情感方向保持一致与和谐。意象的简化,同时是概括化与抽象化。艺术的抽象不是导向原理与公式,而是获得更本质的理解,是不脱离具象的抽象。苏珊·朗格指出:“艺术中的抽象过程却又完全不同于科学、数学和逻辑中的抽象,艺术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不是那种帮助我们把握一般事实的理性推理形式,而是那种能够表现动态的主观经验、生命的模式、感知、情绪、情感的复杂形式。”艺术抽象所获得的结果仍是具象物,然而这个具象物却包含了比现实事物多得多的内容,具有某种普遍意义。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经过抽象后,具象物的外观与内涵都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是既不脱离个别又容纳更多意味的东西,因而更简化,具有情感符号的特点。如你写纤夫,不仅仅是你所见过的那一个特定的纤夫,你还应把共时与历时的所有纤夫的生活、命运、遭遇融注入你的构思;你也不应写纤夫无别于常人的生活琐事,而应表现其最有特征与内涵的事件越是简化的、概括的东西,表现的人类感情就越普遍,因而看上去就越深刻。大凡成功的作品,也是高度概括、高度简化的。真正的概括,乃是诗人完善其意象的手段。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许多著名的诗篇,原先是几十行,定稿后只有数行、十数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同样的内容,以三言两语说出,可以是非常精辟的,而以洋洋千言道来,必然平淡如水。好的诗,应该如同一座冰山,它的主要部分在水面之下,其表现出来的,只是海面上的一小部分。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仅三句六行,浓缩了土地上的人的永恒的命运,表现了三代人的生活,使意象“土地”的情感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意味极为深长。诗的艺术是简练的艺术,应当在尽可能少的语句中提供更多的情感与审美信息。

情感的艺术表现需要通过意象,但不是所有意象都能准确地表现情感

简化不是简单化,是多样化与“节省律”的统一。简化的结果,是使每个意象更具意义。库尔特·贝德特把艺术简化解释为“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是颇有见地的。在诗中,简化后的意象应该具有与情感本质相一致的那种特征。诗人将意象的这种特征充分展现,写足写透,使情感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表现,也就使意象产生最强的表现力,意象的内在含量也因此得到了强化。情感必须通过意象来表现,意象必须提高自身的含量,以获得最强的表现力。情感与意象的关系就是这种双向对流的关系。

我是“钱多多爸爸”,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