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


《围城》--钱钟书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还有一辈子只爱一个人的爱情吗?


在离婚率节节攀升的今天,家庭、婚姻的稳定性,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普遍疑问;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走进婚姻以后,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就会冲淡爱情里的幸福,也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婚姻,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婚姻就是将就着过日子,也成为人们过好婚后生活的“经验法宝”。

让我们走进民国时期的这对才子佳人,去感受他们爱情的点点滴滴,或许,你对爱情、婚姻就会有新的定义。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我们先了解一下杨绛先生的生平: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我们再看一下钱钟书先生的生平: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编》。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皆出身于书香名门。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他们在当时也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书香世家。

杨绛的父亲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来又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1916年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是一位国学大师,杰出的教育家。1923年后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现苏州大学)校务主任等。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钱钟书与父亲钱基博



而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直到现在来说,两位亦可称得上是文化界泰斗级人士,为后世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学巨作的宝库。

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在携手走过了六十余载的风风雨雨之后,感情依然坚如磐石,爱情始终渗透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文学理论家夏志清曾这般赞叹过他们的婚姻:

“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钱杨夫妇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誉的夫妻了。”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钱钟书、杨绛、钱媛一家三口



1932年春天,杨绛去清华大学看望她的同学孙令衔,而孙令衔又去看望他的表兄钱钟书。就这样的机缘巧合,杨绛与钱钟书在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古月堂”的门口,一见倾心。

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钱钟书这样描写初见杨绛时的印象:

頡眼容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后来,杨绛在钱钟书的辅导和鼓励下,报考了清华大学,并在1933年考上清华大学。两人开始了在清华大学期间的恋爱生活。

当时的杨绛,追求者据说七十几人,其中还有著名学者费孝通。

可是她谁也看不上,唯独对狂傲不羁的才子钱钟书一见钟情。而钱钟书,他在清华大学也是闻名遐迩的大才子,且相貌堂堂、身姿挺拔,自然也是一般女子所不能“降服”的。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可钱钟书为什么偏偏对杨绛一辈子情投意合、忠贞不二呢 ?


清华大学毕业后,1933年,钱锺书和杨绛在苏州订婚。1935年的7月,钱锺书和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家大厅内,两人穿着西装婚纱、伴有乐队演奏,举行了一个西式婚礼。

自此两人走进了《围城》。

考验两个人爱情的,其实是婚后生活。

一般情况下,进入婚姻以后,在天长日久的生活中,逐渐就没有了当初热恋时的温度,甚至会逐渐生出一些婚姻里的“事端”,引起父妻之间的矛盾和争吵。而这些都是一般人婚姻里的“稀松平常”。

而钱钟书和杨绛,两人一辈子几乎没有真正吵过架,他们一辈子相互体贴、互相支持,恩恩爱爱。


爱是付出,洗手作羹汤。


结婚以后,杨绛和钱钟书双双远赴英国留学。钱钟书自小家境优渥,不会做家务,生活上亦不会照顾自己。

可是,在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他们因生活不习惯搬到新家后,第二天杨绛累了,早上没有起床。钱钟书早早起来,把自己亲自做的,有黄油、果酱、蜂蜜的“西式”早餐,用小餐桌直接端到杨绛的床前,让杨绛吃了一顿甜蜜的西式早餐。

就是这样小小的细节,让杨绛觉得他没有看错人。互相体贴,才有婚姻里的温暖。

当然,日常生活中,还是杨绛在照顾钱钟书的生活。钱钟书想吃红烧肉,因为没有佐料和食材,杨绛就用雪利酒代替黄酒,也做出了像模像样的红烧肉给钱钟书吃。夫妻二人在异国他乡,尽管生活习惯各种不适,但是依然过得很是甜蜜。

杨绛为了照顾钱钟书的生活,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绞尽脑汁地做各种可口的食物给他吃。为此,钱钟书还“赋诗一首”: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做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两人可谓甜蜜而又浪漫。而杨绛再辛苦地付出,只要钱钟书开心,她就感觉很值得。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1937年5月,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钱瑗出生。

躺在医院里杨绛当然不能再照顾钱锺书的饮食起居了。

被“宠坏”的钱锺书每天到医院探望杨绛时,经常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


今天是打翻墨水瓶,染了房东的桌布;


明天是弄坏了门轴,门上不了锁;


后天是额骨上长了一个大大的疔,疼痛难忍。


产后虚弱的杨绛每次都微笑着回答六个字“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不要紧,我会治”。


杨绛对钱钟书的爱,都化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正是杨绛的细致入微,她主动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家务和责任,才让大才子钱钟书得以最大保留了他纯真乐观的天性,达到了自己在文学事业上的巅峰。

这种“夫唱妇随”的生活,是杨绛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付出,更是两个人爱情的见证。

钱钟书是一个比较狂傲且非常幽默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十足的“段子手”。

而杨绛恰好能够聪明地接住他的“梗”,她不止聪明,而且幽默,她懂他的毒舌,与他棋逢对手。要知道这世间,聪明千篇一律,幽默却万里挑一。

有一次,钱钟书趁着杨绛睡着了,拿毛笔在她脸上画了一只花猫,杨绛醒了以后,又好气又好笑,脸都快洗掉皮了,也还没有完全洗掉渗进去的墨水。

还有一次,隔壁林徽因家的猫与钱钟书家的猫打架,气得钱钟书拿起笤帚就要去“帮忙”,杨绛急中生智说:“徽因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要看主人面呀!”这才避免了一场人猫大战。

是智慧与性情上的门当户对,让杨绛和钱钟书始终恩爱。幽默的人,自然会吸引同样有趣的人。三观一致,有共同理想的人,自然能够走得更远。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共患难,动荡年代的坚守。


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昆明,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学成回国后,钱锺书到西南联大任教,而杨绛则带着钱瑗回到上海。此时的两人,只能依靠“鸿雁传书”。据说两人在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互诉彼此思念之情的情书。

后来钱钟书因故辞去西南大学任教,到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后又辞去湖南工作。1941年钱锺书回到上海,失去工作的钱锺书和杨绛在上海,苦度沦陷生活。


1942年春,钱锺书才被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聘为教授,拮据生活稍有缓解。


屡遭厄运拨弄的一家人终于能生活在一起了,日子虽然艰苦,却是一家人同甘共苦,钱锺书发愿: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在这期间,杨绛创作了《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两部话剧,就在杨绛的话剧创作如日中天之时,钱钟书表达了自己想要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愿望。

杨绛表示全力支持,为了节省开支,她辞去了家里照顾他们生活的工人,里里里外外全是杨绛一个人操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是杨绛放弃了自己的写作,亲自动手去做。

小说《围城》是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就是轰动文坛的巨作《围城》的诞生。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钱钟书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互相体贴,艰难岁月的扶持。


1949年5月,钱锺书和杨绛接到清华大学的聘函,又重回两人相识相爱、并一起学习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

之后他们又经历了对知识分子的那场“考验”,但是,两人始终都默默忍受,彼此更加体贴,互相照应,尽力从煎熬中去享受生活情趣。

杨绛被分配打扫厕所,她很快就把里里外外打扫地焕然一新,并调侃到:还是这个工作好啊,免得我去应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躲在厕所里倒是清净了许多。

两人在这期间,依然只能靠书信往来。正是这种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都能够保持乐观和希望的心态,才让她们勇敢坚持下去,最后赢来了“胜利”的曙光。


生命终有时,痛彻心扉的永别。


1977年上半年,经历过又一场人生考验之后,钱锺书和杨绛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里工作。1978年钱锺书的巨著《管锥编》正式出版。

时间流逝,生活也在平淡的甜蜜中,一天一天走过。

转眼到了1994年,此时的钱钟书已经因膀胱部位癌变,以及他的肾萎缩坏死而住院治疗了。

杨绛每天在医院照顾钱钟书,一会儿都不离开,钱钟书劝她回家去好好休息一天,她说:

钟书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祸不单行,1996年他们的女儿钱媛又因肺癌晚期住院,杨绛在两个医院之间来回奔波。1997年钱媛病逝。

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杨绛又在1998年送走了因病去世的丈夫钱钟书。

钱钟书去世的时候,杨绛握着他的手,久久地注视着,在他的额头亲吻着,用自己的温暖,送他最后一程。在火化间,有人劝杨绛出去,她说:再给我两分钟时间,让我再看他两分钟,可以吗……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阴阳两隔,爱的守望和延续。


1998年钱锺书去世之后,杨绛还是在为丈夫活着。

她日日夜夜整理丈夫留下的几万页书稿,用自己不间断的的“整理”,来消除丈夫离开带给她的悲恸和寂寞。

2010年10月,杨绛在中秋节期间写下了《忆锺书》的诗句,道出了对丈夫无限的怀念:

与君结发为夫妻,坎坷劳生相提携。

何意忽忽暂相聚,岂已缘尽永别离。

为问何时再相见,有谁能识此天机。

家中独我一人矣,形影相吊心悲凄。


2013年,102岁高龄的杨绛得知香港的收藏人要公开拍卖钱锺书生前的“书信手札”。杨绛认为书信是丈夫的个人隐私,坚决予以阻止,叫停拍卖。为此,杨绛不惜诉至法院,此事以拍卖公司的撤拍作为了结。


这个百岁老人再次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尽显“护夫”深情。


杨绛在2011年百岁之时,接受了《文汇报·笔会》的访谈,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赏吸引、支持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婚姻最本质的基础,是深厚的感情,它更是基本三观的契合。


杨绛和钱钟书的一见钟情,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一生钟情”,都来自于两个人对彼此深厚的感情依恋。

任何一对夫妻之间,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做基础,生活的枯燥乏味足以将感情消磨殆尽。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多数婚姻都感觉不够幸福的根本原因。

另外,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

爱的根源并不在于成年之后在试错中学习,而是在婴儿时期和我们的早期经验中,是从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中得到的。

而杨绛自小就耳濡目染她父母之间的情深意笃,这种原生家庭的和睦,也是杨绛婚姻爱情美满的重要条件。

杨绛和钱钟书有着共同的爱好---文学,再加上他们的基本价值观、人生信念、行为模式和世界观,都保持了很大的同频度。这都有利于两人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风雨和坎坷,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够在彼此爱的坚守中度过。


心理学认为,在认知上将自己的伴侣关系纳入对自我的概念中,是一种增进个体对伴侣关系保持忠诚的好办法。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就是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自我”当中,这样,当需要为对方牺牲和付出的时候,才能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因为他们认为爱对方就是爱自己。

钱钟书称赞妻子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


当一世的繁华落尽,在路的尽头,有我在等你;当一生的风雨走过,在情的深处,有我在你生命里的铭刻:一生无悔。



爱情心理学:钱钟书和杨绛“围城内外”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秘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