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深圳皇崗村,再也見不到香港司機,順帶“二奶”也跑光了

我2000年來深圳,租住在一個叫做皇崗村的地方,這地方靠近皇崗口岸。而這個口岸,是當時深圳過關到香港的重要通道。 那時的皇崗村,有一種人特別耀眼:他們往往戴著大金鍊子,拿著大哥大,操著港味普通話,出入皇崗村最“高檔”的飯店,身邊往往還坐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小姐姐......

網友:深圳皇崗村,再也見不到香港司機,順帶“二奶”也跑光了

這種人就是中港車司機。他們擁有大陸和香港兩地的牌照汽車,可以在大陸和香港之間行駛,用於拉人帶貨,收入極高。 那時一個司機,一年差不多可以賺到40萬港幣。這收入不僅在大陸算是富豪,就算在香港也不差。 當時竇文濤還在香港鳳凰衛視,已是當家花旦的他,每月工資也不過3萬多港幣,這和中港司機相比還差了點。

網友:深圳皇崗村,再也見不到香港司機,順帶“二奶”也跑光了

而且,當時大陸物價普遍偏低。這對於中港車司機而言,就是天堂啊。錢隨便花,甚至在深圳再組建一個“家庭”,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網友:深圳皇崗村,再也見不到香港司機,順帶“二奶”也跑光了

然而,這兩年去皇崗村時,幾乎沒見到這些司機大佬。 問了行業內的人,他們說,香港司機已經在大陸消費不起了。 這個行業的年薪收入,差不多已經降到20萬港幣,與物價上漲背道而馳。


別說再養個家,一個月能和深圳家人見上兩面,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們每天在路上的時間,往往超過12個小時。頂著疲憊,甚至靠大蒜來提神,才能勉強維持收入。 這種“自殘式”操作,讓這個行業的風險變得奇高。近兩年在深圳和香港發生的中港車重大事故,多是由於疲勞駕駛。

行業不景氣,風險高。對身體又有摧殘,那就換個行業唄?
可是,一個做了幾十年的司機,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呢? 所以,一箇中港老司機說:“生活已經沒得選,只能做到老,做到退休。” 挺悽慘的,一個行業,短短10年間,從鼎盛到衰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也沒有什麼原因,只是時代的變遷而已。
以前香港是一顆明珠,大陸進出口的必由之路。
現在呢?港口變多了,進出口貿易也不如以前那麼紅火。
作為這個產業鏈的一環,當然也會受到衝擊。所以,曾經的繁榮,只是時代賜予的紅利,也終有消失的一天。 中港車司機,就是香港諸多領域的一個縮影。很多紅火的行業,如今已經走向落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