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滾蛋吧!“病毒”君

特別策劃:滾蛋吧!“病毒”君

特別策劃:滾蛋吧!“病毒”君

編者按:全球圍繞著如何抑制新冠肺炎疫情展開大辯論。就目前來看,佩戴口罩是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傳播的最佳方式。以中國為代表的多數亞洲國家採取的策略是建議民眾戴上口罩以防止疫情蔓延和傳播;而以美國為代表的多數歐美國家採取的策略是建議民眾不用佩戴口罩,而是注意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那麼,到底哪種方法更能有效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傳播呢?我們不妨先來辯論一下: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無疑,戴口罩是我國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起到了控制病毒擴散的重要作用,儘管一些地方出現過激行為,但並不影響這一措施的有效性,也受到公眾的廣泛歡迎。

據瞭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而戴口罩能夠很好的阻擋病毒進入人體呼吸道的方法。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如果做一個數學分析,可以發現戴口罩背後的概率是什麼。

以我國確診人數來計算。截至3月1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0844例,現有疑似病例113例。累計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67975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189人。

由此可以得出兩組數據:一是100個密切接觸者中約11個人被確診;二是全國確診病例80844人,佔14億人口的萬分之五點七。估算全國戴口罩人數比較困難,但一定數量非常龐大。另一方面,14日新增20例,且主要是境外輸入。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國人基本都是沒有確診的“好人”,平均幾千萬個“好人”戴口罩預防一個境外輸入的患者(“病人”)。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上週在接受《科學》採訪時指出,“這種病毒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飛沫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你必須戴上口罩,因為當你說話時,總是有飛沫從你的嘴裡出來。許多人是無症狀感染,或還沒有出現症狀,如果他們戴著口罩,可以防止攜帶病毒的飛沫感染他人。”高福院士表示。

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專家提醒:當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時,如在中、低風險地區的,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佩戴。如在高風險地區的,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醫療資源相對充足,但作為歐洲“防疫優等生”的德國在口罩方面也與其他歐洲盟國一樣,未達到“口罩自由”,甚至還出現了戴不戴口罩的爭論。

在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從一開始就要求人們戴口罩,並沒有出現關於戴不戴的爭論。

令人費解的是,在許多西方國家,關於口罩是否能抑制病毒傳播卻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聲音。通常的解釋是,這是由於當地醫療資源缺口較大,政府為了優先保障醫護人員的口罩供應而採取的策略。

此前,德國聯邦公共衛生研究所在其官網的口罩指導建議中,一直堅稱口罩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傳播他人的風險,但是並沒有科學研究能證明健康人佩戴口罩可以減少被感染的風險。

事實上,在德國佩戴口罩還有被歧視的可能。在德國北威州一家國際物流公司實習的張先生在4月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之前一些當地民眾會歧視戴口罩的人,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有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今年2月底,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傑羅姆•亞當斯曾在推特上寫道——全部用的是大寫字母——“不要再買口罩了!”

就在同一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出現在國會議員面前。當被問到民眾是否應該戴口罩時,他的回答直截了當:“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主要集中在東亞幾國,“隔洋觀疫”的美國幾乎是事不關己的態度。長期以來,歐美文化圈宣傳的就是“戴口罩的,不是醫生就是病人”。既然“病”到要戴口罩的地步,那就根本不該出門“嚇人”,又戴口罩又出門是不應該的。儘管當時就有不少人指出,這次是呼吸道系統傳染病,普通人戴口罩至少可以防範飛沫傳播,但在某些歐美人眼裡,自己是“文明、開化、衛生”的天然代表,普通人戴口罩外出是東亞民族特有的,那純屬“陋習”。

事實上,不僅政客和民間對口罩有抵制,連歐美的醫療機構對口罩的態度也是麼稜兩可,在疫情同樣嚴重的法國,法國衛生部下屬的衛生總署署長在接受採訪時強調“要勤洗手,戴口罩並沒有用”,德國衛生部的表態是“普通民眾戴口罩沒有意義”,美國疾控中心則說“健康的人並不需要戴口罩”,而在英國和法國,口罩則乾脆被列為了“處方藥”,只有病人才有“資格”佩戴。這也就導致了戴口罩者被打上了“病人”的標籤,走在大街上都要受到歧視,以至於很多華僑華人在歐洲反而需要摘下口罩參與公共生活——雖然以疫情的嚴重程度而論,眼下的歐洲已然成為了重災區。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歐美人對口罩如此抵制呢?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可能跟歐洲目前所面臨的宗教、民族變化有關。受中東移民大量湧入的影響,法國、奧地利等國近年來紛紛推出《反蒙面法》,試圖阻止中東移民在公開場合以著裝強調他們的固有民族宗教認同。而眼下戴口罩的風潮,卻讓這些政府面臨了兩難——從法理上說,如果議會允許議員在會議期間佩戴口罩,那麼未來也就沒有理由阻止議員戴面紗,而議會允許戴,其他公開場合更無權阻止……所以這個口子讓歐洲國家感覺很難開。

另外,由於勞動保障體系和生活觀念的差別,歐美人在感到身體不適時更傾向於選擇請假不上班,歐洲各國目前出臺的防疫政策中,也更願意強調“若身體不適請在家休息”而不是“戴口罩出門”。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隨著歐洲新冠疫情持續發展,近日有一些歐洲國家和城市規定民眾去特定場所必須戴口罩,一些知名專家明確支持民眾戴口罩,實際生活中戴口罩的民眾也逐漸增多。相比疫情之初幾乎無人戴口罩,甚至歧視佩戴者,如今歐洲圍繞戴口罩能否防感染的看法似乎正迎來“拐點”。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4月2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人們戴著口罩在市場購買蔬果。新華社發(埃麗薩·林格利亞攝)

德國中部圖林根州耶拿市政府3月31日說,未來一週內將出臺規定,要求民眾必須在購物、搭乘公交和進入人流量大的建築時戴口罩。耶拿將成為德國首個頒佈“口罩令”的城市。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3月30日宣佈,從4月1日起民眾必須戴口罩才能進超市購物。他表示,此舉不符合當地文化習慣,但從亞洲國家的經驗看,戴口罩對防止病毒傳播具有重要作用,民眾必須做出適應性改變。

捷克政府早在3月18日便要求民眾出入公共場所必須遮住口鼻,如今捷克將戴口罩作為重要經驗推薦給其他國家。3月29日,捷克總理巴比什在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則推文中,呼籲美國實行公眾出行戴口罩的規定,還說即使戴普通布口罩也有顯著效果。

歐洲醫療領域專家中,雖然不少人仍沒有肯定口罩對預防感染的作用,但有些專家立場略有改變,有些則支持或呼籲民眾戴口罩。

德國知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在疫情之初表示,口罩對普通民眾無用。但他在近期的採訪節目中透露,他也開始戴口罩去超市購物了,不過戴口罩主要目的還是保護他人。他仍認為,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可以保護自身不受感染。

“由於新冠病毒可以非常活躍地在咽喉部位複製,而且在症狀出現前兩天就可以感染他人,戴口罩可以保護周圍的人。”德羅斯滕解釋,並說他戴的是一個棉布口罩。

德國另一位知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克庫勒則明確支持普通人戴口罩,甚至還要發起一個“不戴口罩非好漢”的倡議行動。

比利時新魯汶大學傳染病學專家讓-呂克·加拉3月31日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強調:“鑑於比利時當前疫情日益嚴重,重症監護病房接近飽和,民眾絕對有必要戴上口罩。如果每個比利時人外出都戴上口罩,就能減少飛沫傳播,這方面的作用是毫無疑問的。”

法國前衛生部長杜斯特-布拉齊4月1日表示,根據中國專家的經驗,防控新冠疫情有兩個關鍵措施:限制出行和戴口罩。雖然歐美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但是“面對疫情,所有人都應該戴口罩,不論是生病的人還是健康人”。(執筆記者:田穎;參與記者:聶曉陽、于濤、楊曉紅、張家偉、潘革平、徐永春、郭明芳、陳進)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海外網援引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當地時間週三(1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我們要求你們——所有以色列公民,你們所有人,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發嚴重,歐洲一些國家對口罩的看法正在悄然改變:從最初只提倡特定人群使用,轉為要求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應主動佩戴。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的發佈會上也說,正在考慮推廣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2日早晨,以色列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衛生部長雅科夫·利茲曼和他的妻子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已在家中隔離治療。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利茲曼夫婦正在接受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結果將會通報給與他們密切接觸的人,預計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梅恩·本·沙巴特、衛生部幹事長以及其他幾位高級官員將被隔離觀察。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當地時間4月1日下午,洛杉磯市長加塞蒂召開記者會宣佈,保留現有隔離措施的同時,建議全體市民佩戴口罩。

但他所說的口罩並非N95或外科口罩。加塞蒂解釋道,鑑於有很多感染新冠肺炎的確診患者,沒有出現病症,建議全體市民使用布料遮擋臉部。“不要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這些都是留給一線工作者及醫護人員的。”

說罷,加塞蒂抽出一個黑色的口罩並戴上,說道:“這就是戴口罩的樣子。”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當被問及為什麼不早點宣佈這一消息時,加塞蒂表示,他一直在等美國疾控中心的通知,但等不及了。他還透露,接下來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或許會下發類似“佩戴口罩”的建議。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3日通過社交媒體呼籲人們佩戴口罩。她說,“隨著週末來臨,請大家保持社交距離,認真佩戴口罩或遮蓋面部。”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然而,歐美國家被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原本不緊不慢的美國,抗疫也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現在,他們終於開始考慮要不要強制全民戴口罩了。

只不過,一來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二來當初對“普通人不必戴口罩”的“政治正確”強調得有點“用力過猛”,如今再改口怕是難了。

於是,上至美國副總統彭斯,下至全美疾病防治權威機構美國疾控中心(CDC),普遍在提示公眾“防疫注意事項”中迴避“口罩問題”。

CDC在2月12日的一則“公眾防疫須知”中還引經據典,強調“普通人無需戴口罩”、“公共場合沒有戴口罩的必要”,將“大眾防疫”的重點放在“勤洗手”和保持“六英尺”安全距離上。

彭斯3月5日巡視明尼蘇達3M口罩廠總部時,還大談“普通人沒必要戴口罩出門”,甚至呼籲公眾“有事沒事別搶購口罩添亂”。

口徑有了變化

儘管CDC官網上仍掛著“大多數人不用戴口罩”的公共衛生信息提示,但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已表示“正重新研究數據,看看是否要改變這一提示”。

特朗普雖然並未像很多人概括的,直接改口讓大家出門都戴口罩,但他3月31日那番“如果沒有口罩可以用圍巾之類遮蔽口鼻”的高論,被美國輿論普遍認為是“鼓勵大家出門戴口罩的暗示”。

只是堂堂總統,不好意思在選舉年直接改口罷了。

那些原本就認為“公共場合戴口罩有必要”的人物,如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福奇、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戈特利布,如今變得更直言不諱。

戈特利布日前公開表示,僅僅勤洗手和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是遠遠不夠的,“對必須外出者而言,口罩是一層必要的保護”。

事實上,正如部分觀察家所言,世衛組織(WHO)官網上至今仍表示,“如果您本人是健康的,除非照顧確診或疑似患者,否則不是必須戴口罩”。此前美國朝野對口罩的消極態度,也並非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但問題在於,美國累計確診數短短几天內就突破20萬,高居世界第一,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在這種情況下,再奢談“只要不面對感染者”,就有些刻舟求劍了。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較早公開承認“公共場合普通人戴口罩有益”的福奇,也較早提出了一個“但書”——“前提是別擠佔醫護人員的口罩”。

特朗普總統“劍走偏鋒”的“圍巾替代論”,針對的是一線醫護人員,如果一線醫護人員都需要用圍巾給口罩“補缺”,談論“大眾普戴”又有何意義?

3月28日,美國市長聯席會發布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美213個城市中,急救和一線醫護人員所需口罩都不能確保供應的比例,竟高達92%。

即便如此,美國也繼續著自相矛盾的操作。

3月28日,FDA“可接受口罩標準清單”中,一週前還被認可的中國口罩標準“不翼而飛”,這似乎意味著,全球醫用口罩生產大戶中國的產品暫被拒之門外。

但4月1日,法國南方區負責人穆瑟裡耶卻向媒體透露,美國人不惜砸出三倍價格,截下法國各地區從中國訂購、已運抵法國機場的口罩。

本以為是“愚人節新聞”、將信將疑前往調查的法國電視二臺(國家電視臺)隨後發現,“這不是演習”,其實已有200萬隻口罩被美國人這樣“硬搶”了去。

只不過,目前來看,美國各方就算真正認識到戴口罩出門的必要性,在口罩短缺的背景下,暫時也只能繼續鼓勵大家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了,或像特朗普說的拿圍巾之類代替口罩了。

畢竟,擺在美國民眾面前的最關鍵問題,已不是“要不要戴口罩”,而是“想戴口罩但沒有”。陶短房(專欄作家)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滴水恩湧泉報!口罩已出口38.6億隻,中國加倍回饋世界!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介紹,從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主要包括口罩約38.6億隻,價值77.2億元。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疫情當前,佩戴口罩是戰疫必備舉措。但在客觀上,是否真的造就了口罩美人?記者採訪了美容整形專家和心理專家,發現“口罩美人”還真不是錯覺,確有科學依據。

心理傾向

“腦補”是美麗遐想

“在人的五官中,眼睛所表現的表情最為豐富,眼神、瞳孔、眼皮、方向等的組合,可以表現出無數意義,遐想和猜測成為一種必然。”心理和社交專家於際敬告訴記者,對於被口罩遮擋的部分,人類的心理會本能地補全,而且一般是往好的方向補全,所以小姜那種對口罩背後美麗的聯想是合情合理的。

在所有的溝通書籍和課程中,都會提醒多看鼻子三角區域表示禮貌,而直視眼睛時間過長,還有威脅之意。

“盯著眼睛看,甚至會引發衝突。比如我們經常開的一個玩笑——你瞅啥?瞅你咋地!”於際敬說,人們不習慣長時間盯著別人眼睛看。而在疫情之下,口罩成為生活必備,反而有更多機會、大膽地看眼睛,注意眼睛的美好,慢慢地,會發現眼神在溝通中超越語言的新內容。

醫學依據

“口罩美人”確有其事

“現在我們戴口罩,主要是出於防護目的,但在整形美容外科領域,的確有一種說法叫‘口罩美人’,與其相對應的還有‘墨鏡美人’。”世紀壇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醫師劉靜告訴記者。

口罩美人雖好看,但終究還需以真面目示人。劉靜建議,長時間戴口罩後,更需要仔細洗臉,清理臉部分泌物,“醫護人員會因為高強度的口罩防護造成臉部壓痕、缺血、潰瘍,這些是可復原的。而且一般我們普通人不會遇到,大家不必過度擔心。”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幾個小時前,《自然》子刊《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了一篇簡要通訊文章。一經上線,這篇文章立刻在全球刷屏,僅在推特上就被轉發上萬次。據統計,它的大眾影響力已經超過了99%的其他同期文章。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截至發稿時,本文在社交媒體上依舊呈爆炸性傳播之勢(圖片來源:《自然》官網截圖)

有意思的是,這篇火爆全球的通訊內容講的並不是什麼顛覆性的發現。相反,它的結論其實是我們許多人的常識——戴口罩有助於減少一些呼吸道病毒的傳播。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常識,在全球掀起了軒然大波。

作者們在文中指出,外科口罩的誕生,起初是為了保護手術患者,防止外科醫生汙染他們的傷口。隨後,醫務人員也開始習慣佩戴外科口罩,以免被工作中所接觸到的病患感染。但外科口罩真的有助於過濾掉呼吸道病毒,減少它們的傳播嗎?事實上,相關的信息非常匱乏。至於外科口罩對冠狀病毒有沒有效果,人們也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該文章在海外社交媒體引起了熱議(圖片來源:推特相關搜索截圖)

這正是本篇通訊的意義所在。為了明確戴口罩對減少病毒傳播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與香港大學聯合主導了一項研究,並招募了246位志願者(其中123位感染有至少一種呼吸道病毒,佔50%)。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戴口罩,一組不戴口罩,比例約各佔一半。

之後,研究人員們分析口罩對減少呼吸道病毒的傳播有沒有明顯的抑制效果。他們選擇了三種呼吸道病毒:季節性冠狀病毒,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選用的季節性冠狀病毒,並非本次爆發的新冠病毒。但考慮到兩者的顆粒大小接近,關係也較為緊密,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參考。

研究發現,在“不戴口罩組”,無論是志願者呼出的飛沫樣本(尺寸大於5微米),還是氣溶膠樣本(尺寸小於5微米),都能檢測出冠狀病毒,比例分別為30%和40%。而對於戴口罩的志願者而言,科學家們沒有在他們的呼氣樣本里檢測出任何冠狀病毒!在統計上,口罩顯著減少了冠狀病毒的氣溶膠傳播。在飛沫傳播上,也呈現出明確的減少趨勢。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本研究評估了外科口罩在減少多種呼吸道病毒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上的效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在其他呼吸道病毒上,口罩的表現不一:它能顯著減少流感病毒的飛沫傳播,但看似無助於減少流感病毒的氣溶膠傳播。在鼻病毒上,戴不戴口罩則沒有明顯差異。

在該文的討論部分,作者們指出該研究彰顯了外科口罩在減少季節性冠狀病毒的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上的效果。對於控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這可能有著重要的引申意義——新冠病毒感染者佩戴此類口罩,可能可以幫助減緩病毒的傳播。作者們也指出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侷限,比如其使用的檢測手段只能評估病毒的含量,而不能檢驗這些病毒的感染性。

總結來看,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外科口罩能顯著減少冠狀病毒RNA在氣溶膠裡的檢測量(以及流感病毒RNA在飛沫裡的檢測量)。這些結果暗示外科口罩能預防有症狀的個體傳播人類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

編者的話:西方文化觀念不同,一方習以為常的行為有時會在另一文化環境受到誤解。在這次抗疫中,中國大街小巷,只要出現在公共場所,人人都會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防護。而西方人認為,口罩只是為醫護人員和病患準備。曾有一度,因為戴口罩出行,生活在德國、英國等地的一些亞裔人士甚至遭到嘲諷和毆打。

隨著歐洲疫情日趨嚴峻,歐洲社會從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中受到啟發,開始重新評估戴口罩的作用。中國在此次抗疫中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成為各國避免更多生命消亡的共同財富。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向歐盟及有關成員國捐贈了包括醫用口罩等在內的大量防護物資以及呼吸機等重要設備。來自中國的飛機在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捷克、塞爾維亞等國機場頻繁降落,卸下成噸抗疫物資的場景令歐洲人民印象深刻。歐洲各地醫護人員和百姓所使用的口罩等防疫用品,不少來自中國。

口罩觀念之變凸顯現實之需。與特朗普唱反調不同,全美有越來越多州和地方政客已開始遵循美疾控中心的指導意見,他們以身作則,呼籲居民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有的地方甚至出臺法案,倘若仍有人不戴口罩,將面臨高達1000美元的罰款。

在歐洲疫情控制尚未見到拐點,感染率、死亡率仍在增加、醫療資源超飽和運轉的緊急關頭,採取包括動員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等在內的一切必要的升級舉措,積極借鑑成功經驗,加強國際間務實合作,是各國儘快遏制疫情蔓延,避免經濟遭受更大創傷的有效應對之策。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網、新京報、每日經濟新聞、觀察者網、網易、時代財經等媒體整理

特别策划:滚蛋吧!“病毒”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