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杨乐平

1996年出生于浙江龙泉大窑古村;

2013年起师从张晞先生;

2013年毕业于龙泉中职校青瓷专业;

2016年创办乐窑瓷坊,开始独立创作。

大窑村,旧称“琉田”,从唐五代开始烧制青瓷,南宋是其巅峰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花觚》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大名鼎鼎的“哥窑”“弟窑”就烧制于大窑古村落。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大窑村落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四记载:“青瓷初出于琉田, 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琉田相去五里余。外则有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琉田……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大窑古窑址

大意是指龙泉一带,大窑出产的青瓷最好,佳品价格高,销路好,每次出窑连县令都没来得及一睹风采就卖完了。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弦纹梅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如今的大窑村,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要文化场所,成为青瓷重要的朝圣之地。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八卦炉》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杨乐平就出生在大窑村,自小耳濡目染,听着关于哥弟窑的传说,玩着古瓷片长大,对青瓷情有独钟,青瓷悠久的血脉融入到他的血液中。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弦纹盘口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去新华书店买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国青瓷图鉴》。”在杨乐平工作室里,他拿出了这本珍藏多年的书。因为翻阅多了,书本有些泛黄,部分纸张还有些脱落,但我们会发现书本里有很多他的标记。“有些时候没有什么灵感就会拿出这本书来看看。”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胆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初中毕业后,杨乐平毅然选择了本地龙泉中职校青瓷专业,从实习阶段再到毕业后,他都跟随张晞先生学习,领悟传统青瓷烧制技艺的奥秘。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葫芦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2016年,杨乐平开始独立创作。因家中新建房屋,父母无多余资金支持,还数次劝他从事其他行业。但时年21岁的他坚定不移,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创办了“乐窑瓷坊”。而他也成了当时龙泉青瓷行业独立创办工作室最年轻的一位匠人。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纸槌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大窑的子孙,先祖的风骨早已刻入杨乐平的骨髓,龙泉窑纯正悠远的文脉融入他的血液中。杨乐平青瓷作品在低调含蓄中充满张力,在传统里又流淌着当下审美,每件作品既散发着大窑千年的气息,又传递着这位年轻匠人对青瓷的那份热爱与执著。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缠枝牡丹葵口盘》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双鱼葵口盘》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龙泉青瓷自一出现便迅速达到了高峰,这也导致了后世风格日趋保守。其所求的变化,仅仅在釉色上作文章,北宋时期老绿,南宋则为嫩青,元以后复归深绿,虽说细微处颇有不同,但对于不太了解青瓷的人来说,便显得乏味了。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双鱼洗》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弦纹洗》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粉盒》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婴戏盖罐》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点彩玉壶春》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元朝,冷不丁生成一个新的品种,褐斑装饰的龙泉青瓷。这类作品在日本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飞青”。以铁元素为突击力量的褐色点彩是龙泉窑的一大绝招,令无数藏家欣喜若狂。在布满青釉的外壁,褐色飞扬,宛如翠绿的森林、碧蓝的湖面,蝴蝶、青蜒、郦鸟悠然飞过,又瞬间定格,终成永恒。而杨乐平就在这青,褐之间,抵达了他内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活与艺术的和睦相处。正可谓:相为心生,境由心造。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公道杯》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除了对于创作深刻的理解之外,杨乐平的工艺水平也是非常过硬的。他的作品工素结合,刚柔相济,松紧有度,充分突显了他对型釉的控制能力,器物在低调含蓄中有延展有张力,在传统的工艺里流淌着当下的情感与审美,以古为师,喻古通今,每一件器皿都散发出大窑千年传承的气息。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香插》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龙泉燃烧了千年的熊熊窑火,必然能在像杨乐平这样的年轻青瓷匠人手中传承下去,他们会带着对于这片土地的深情,走得更远。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渣斗》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石榴瓶》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防流水过,山高那碍野云飞”杨乐平常常面对着绵亘的龙泉山峦和广袤的森林,神思飞扬。一个青瓷匠人,只有不断超越自己,突破自我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驰骋于广阔的青瓷天地。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杨乐平

— End —

关注觉青堂

寻找代表青瓷文化的实力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