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鎮:精準扶貧激活“造血功能”

“在上級政府和包村單位的大力扶持下,我們村發展優質葡萄種植示範基地110畝併成立了合作社,全村所有貧困戶都加入了合作社,僅此這一項每個貧困家庭人均增收2500元。”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北大屋村村委會主任張光興指著村子西邊的一大片葡萄園說,“另外,我們村還流轉了440畝土地,建立了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和80KW光伏發電項目,這些脫貧項目帶動了全村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

义和镇:精准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近年來,河口區義和鎮通過平臺建設、產業發展和項目扶持,在注重為貧困戶“輸血”脫貧的同時,激活精準扶貧“造血”功能,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义和镇:精准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平臺建設“兜網底”。義和鎮多方協調資金1200萬元,建成了義和鎮便民服務中心和頤正社區、仁韓社區以及同合村、寶一村、梁家村、六頃、大英等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形成了“一核兩翼五中心”黨群服務集群,打造“便民直通車”。各中心將農村低保兌現、殘疾人員救助、臨時救助辦理等納入代辦範圍,省去了貧困群眾辦理各類事項“跑腿”的麻煩,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同時,在各中心設立慈善助力工作站,涵蓋貧困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及貧困家庭技能培訓等內容,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慈善事業,共同參與脫貧攻堅,確保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收入穩定在全市脫貧線以上。

產業扶貧“強基礎”。該鎮將著力點落腳於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大力幫扶下,各貧困村通過土地流轉,先後發展了壽光大棚蔬菜、西韓無花果、東韓大棚葡萄、博興生態林、五一黃金桃、北大屋優質葡萄、大英紅高粱、六頃黃桃等特色產業項目,使各貧困戶都形成了自己的主導產業,有了穩定可靠的脫貧致富門路。該鎮西韓村貧困戶張學岐深有感觸地說:“在鎮上和村裡的扶持下,俺種了三畝無花果和兩畝白榆林,每年都有八九千塊錢的穩定收入,俺再也不用為吃穿發愁啦!”

义和镇:精准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項目扶貧“拔窮根”。為保證貧困戶長期脫貧致富,該鎮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先後為各貧困村引進了光伏太陽能發電、農副產品加工、鄉村旅遊、土地開發、村莊易地搬遷等項目,完善配套各村基礎設施,提高了村集體收入,達到了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目標。大英、北大屋、六頃、五一、西韓等貧困村的80KW光伏發電項目,每村累計實現扶貧收益20多萬元,大大提高了貧困群眾的收入。博興村的石磨麵粉加工以及北大屋、西韓、壽光等村的鄉村旅遊項目均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貧困群眾帶來了穩定收入。東韓和西韓兩個省定貧困村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住上了新樓房,舊村復墾後通過土地流轉因地制宜發展扶貧項目,完成了華麗蛻變,徹底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义和镇:精准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春節前剛搬到頤正社區的西韓村老黨員於豐水感慨地說:“受了一輩子窮,這老了還住上了帶電梯的樓房,還不用自己交暖氣費,這黨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吳吉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