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糊管理到績效主義:曠世糾纏,逆天改命

從模糊管理到績效主義:曠世糾纏,逆天改命



01

萬曆十五年的斜陽


萬曆十四年(1586年)秋末冬初,隨著北方陰冷天氣到來,大明帝國董事長兼CEO朱翊鈞同志心緒也降到了冰點。遂以龍體欠安為由,開始了賭氣罷工鬥爭。鬥爭的對象,就是明朝先帝建立起來的文官道德體制。沒想到這一賭氣,就賭了28年。


萬曆十七年(1589年),明朝最高法院大理寺的一名處級幹部雒於仁,藉著酒興斗膽寫了一份《酒色財氣疏》,毫不留情指出CEO朱翊鈞同志這一身臭毛病就是“酒色財氣”四個字導致的,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罵人!


收到這份報告,朱翊鈞同志頓時氣得吐血,又擔心影響太壞,就將報告秘密鎖在抽屜中。忍了10天,終究氣不過,就把內閣秘書長申時行找過來,商議給雒於仁按什麼罪行處罰。結果申時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責令雒於仁辭職了事。


雒於仁以敢於逆龍鱗的光輝事蹟,樹立了道德模範官員形象。其實,明朝幹部罵最高領導也不是什麼大新聞,早在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在《治安疏》中稱:“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天下人早就不鳥陛下了啊!


可見,明朝的幹部罵領導成為一種時尚潮流,每次開罵,道德至上,輿情洶湧。到了萬曆年間,朱翊鈞同志乾脆採取鴕鳥戰術,躲在深宮,眼不見心不煩。


然而,神奇之處就在於,這位CEO罷工的28年中,帝國居然沒有垮掉。究其根源,就是帝國依靠一套文官道德體制維持運作,並不依賴於CEO個人的領導。


記得當年在復旦大學的課堂上,我最喜歡的課程就是陳明明教授主講的《國家理論》。現在仍然記得一段口訣:


“皇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

倫理出鄉紳,鄉紳通中國。”


也就是說,封建王朝的管理模式,不但高層建築依靠文官道德體系運轉,而且作為基層的縣級治理,也是依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綱常倫理制度而自治的,有宗族和鄉紳主持日常事務,根本無須國家層面干預。


將道德和倫理作為管理制度的根本大法,好處就是可以保持國家和民眾按照馴化之後的慣性和固化思維,保持統治的穩定。缺點就在於,這是一套模糊的管理體系,既缺乏法制精神進行定性描述,也缺乏數字管理進行定量統計。


這樣一來,國家到底有多少人口,多少軍隊,多少錢糧,都是模糊的數字;國家領土到底有多大,也是模糊的。所以,《國家理論》有一句話:“傳統國家有邊陲而無疆界”。更嚴重的是,

國家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也是模糊或者缺失的,用道德模範替代法制,操作空間太大,等於沒有規則。


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中指出,帝國依靠道德統治而無數字管理,一切以低效或無效的方式運行。當內部出現天災人禍,或者外部環境劇烈動盪,帝國不能高效統籌與調度全國的力量進行處理,國家就滅亡了。



02

藍血十傑的光輝


1945年,二戰結束,剛從美國空軍退役的查爾斯·桑頓上校,第一次來到福特汽車公司,立即被眼前這氣勢恢宏的廠區所震撼!廠區坐落在魯治河畔,佔地330英畝, 90多棟巨型廠房如鋼鐵怪獸群,高聳入雲的煙囪濃煙滾滾,遮天蔽日。


那時候還沒有綠色環保理念,桑頓上校覺得這才是男人戰場,簡直太酷了!當即決定帶領“藍血十傑”團隊加入福特汽車。


桑頓上任福特總裁的第一天,就把財務主管找過來,詢問去年公司的盈利數據。結果財務主管試探著問桑頓:“您覺得應該盈利多少?”


桑頓莫名驚詫,反問:“啥意思?”

財務主管說:“領導需要盈利多少,我們就寫多少!”

桑頓兩眼一黑,內心一萬頭羊駝在奔騰。


這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讓他想起了此前的光輝歲月……


二戰前夕,當查爾斯·桑頓加入美國空軍的時候,驚訝的發現,美國空軍系統並無精確的數字化管理。到底有多少飛機、零部件、飛行員和維修人員,都是一個謎。空軍總部每次開會,10多個部門都號稱掌握了數據和資料,結果大家的數據都對不上,大部分時間在爭吵誰的數字更正確。


這樣的混亂狀態還怎麼打仗? 時勢造英雄。


查爾斯·桑頓領銜成立了統計管制處,從哈佛大學招募一批精英分子,其中有10個最牛的數字英雄,後來被譽為“藍血十傑”。到二戰結束的時候,桑頓手下集中了3000多名在哈佛大學受過專門訓練的優秀軍官和1.5萬名後勤人員,以及66個遍佈全球的機構,他們史無前例運用數字化管理,成為美國空軍的計算分析大腦(那時候還沒有計算機)。


他們運用這套數字化系統,在空戰中向敵人投擲了205.7244萬噸炸彈,向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發射了4.5975億發槍彈。


他們計算發現,轟炸日本領土的方案,B-17和B-24轟炸機協調作戰投下2800萬噸的炸彈,大約需要花費9萬小時;而如果使用B-29型轟炸機,只需要花費1.5萬小時,而且一年可以節省2.5億加侖的汽油,並減少70%的機員傷亡率。


他們經過計算,找出了最高效的方式從舊金山運送10萬噸軍備到澳洲。他們發現,10022架飛機,加上120765名航空隊員,可以更加高效完成44艘艦艇加上3200名水兵目前所做的工作。


他們為美國空軍節省了數10億美元的成本,並提升了百倍以上的作戰效率,開啟了現代軍隊的數字化管理新時代!


在他們之前,哈佛還不是頂級名校;他們的成功,造就了哈佛商學院的威名!


桑頓的思緒回到現實中,福特財務主管的這番話,讓他意識到自己和“藍血十傑”團隊又迎來了改變世界的新使命——他們要將數字化管理引入福特汽車,開啟了現代企業管理的數字化革命!


後來,藍血十傑團隊的成員各奔東西,各自功成名就,其中的二號人物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還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操盤了越南戰爭。


十傑中最後一個離開福特的成員是愛荷華·蘭迪,他在福特幹了37年,用會計分析方法管理福特,並訓練了大批優秀人才,讓福特公司成為財務首腦人才的搖籃。


到上個世紀80年代,大約有超過250名福特高管被挖到其他美國企業,擔任副總裁以上的職位。從50年代到80年代,多達16位福特經理人直接去其他大公司擔任總裁。


總之,藍血十傑不但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業,而且開創了全球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先河,推動了美國曆史上最驚人的經濟成長週期。



03

數字英雄與數字宗教


1985年,蘭迪從福特董事會退休,標誌著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福特公司隨後盤點發現,蘭迪最大的職業遺產之一,就是為福特公司訓練了14000名財務人員,嚇得福特趕緊裁掉了一半人。


藍血十傑的信徒遍佈美國企業界,他們像宗教一般散播數字崇拜和財務管控,並在很多大公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權力組織——福特幫。他們建立了會計制度、財務控制、預算編列、生產進度、組織圖表、成本和定價研究、市場調查等模型,這些都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要素。


當這幫西裝革履的傢伙拷問那些穿著油膩膩工作服的生產主管時候,他們不談人情,只問數據,成本、庫存、毛利……每一顆螺絲釘都要壓榨幾釐錢的利潤出來。


曾經作為500強施樂公司的總裁大衛·科恩斯,咬牙切齒回憶說:“這些急切的福特幫野心明顯,不過他們不是搞複印機的人,他們懂得的是他們自以為可以管理任何公司的系統,不管公司是生產汽車、瓶蓋或複印機,他們的語言是財務怪胎專用的胡言亂語。”


大衛·科恩斯為何如此“痛恨”福特幫?因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藍血十傑的數字管理,讓早期的美國企業快速從低效而混亂的泥潭中解放出來,創造了繁榮和騰飛的奇蹟;後期的福特幫,將財務分析與管控發展到宗教高度,阻礙了包括施樂在內的很多公司發展,使之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被日本同行踩在地上摩擦。


為什麼會這樣呢?打個比方:《荒野生存》的貝爺眼中,一切只有卡路里;福特幫的眼中,一切都是數字。只盯著卡路里的人,無暇欣賞美食和風景;眼中只有財務和數字的人,則無法理解人性、管理的藝術和產品的靈魂。當把一切經營要素都轉化為冰冷的數字時,那麼就脫離了市場和客戶,讓企業管理變成了數字遊戲和紙上談兵。


施樂公司財務部門擁有公司的終極決策權,所有針對市場的判斷和產品開發,都需要經過財務人員用雲裡霧裡的計算作為依據,財務經常糾結如何節省成本、提高效率,通常的爭論都是“一個針頭上可以容納多少個天使跳舞”,營銷部門天天忙於跟財務人員做鬥爭,公司缺乏了長遠的眼光與戰略規劃。


最終的結果就是,施樂在1970年代佔據80%市場份額,後來降低到了50%以下,引發生存危機,這都是財務人員與數字崇拜的傑作。


中國的大明王朝依靠倫理與道德體系管理國家,藍血十傑用數字分析和財務手段控制企業,前者是模糊管理的極端,後者是量化管理的極端。


藍血十傑的名字如今被很多人遺忘,主要是因為財務控制和數字崇拜,並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管理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數字管理和財務分析只能作為工具使用,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高效組織與人才梯隊,歸根結底還是“人”!



04

績效主義的功與過


大明王朝的模糊道德管理體制,徹底被拋進歷史的塵埃中。近現代西方的數目字管理成為全球的主流。


以數目字管理和量化評價為基礎,美國惠普公司率先創立了績效管理模型,隨後被全球企業爭相學習。


當美國企業由於數字崇拜而被日本企業蹂躪的時候,日本企業也被美國企業的績效主義帶到了溝裡。


2006年,索尼常務董事天外伺郎從奮鬥了40年的索尼公司退休,寫了一篇文章《績效主義毀了索尼》,在管理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那一輪百家爭鳴的影響力,至今餘音繞樑。


索尼創始人井深大的名言:“工作的報酬是工作。”在井深大的時代,許多人為追求工作的樂趣而埋頭苦幹,由此產生了“激情集團”,員工由內在的自我驅動而發揮創造力,由此誕生了很多項世界第一的技術和產品,成就了索尼的王者地位。


從1995年左右開始,索尼公司逐漸實行績效主義,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非常詳細的評價標準,並根據對每個人的評價確定報酬。然而,實行績效主義之後,內在驅動變成了外在驅動,員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激情集團”消失了。


為了應對績效考核,員工傾向於設定低目標,從而也讓挑戰精神消亡。並且,公司為統計業績,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把各項工作量化,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卻敷衍了事,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傾向。


我們都知道績效管理有很多弊端,然而,半個世紀以來,也找不到比績效管理更好的手段。實際上,藍血十傑的財務控制和現代企業的績效考核,雖然都是強調數字和量化指標,但是卻有本質區別。


藍血十傑奉行的數字分析與財務控制,是自上而下對成本、效率、利潤、組織、人員、生產、流程所有環節的管控,員工只是被動接受監控,根據命令執行。實際上屬於外部驅動和鞭策,剝奪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壓抑了人性的發展,讓企業和組織陷入僵化,最終被市場競爭所淘汰。


績效管理的進步之處,就是讓員工參與管理,讓員工參與目標、指標、計劃和任務的制定,讓每個人都知道目標和使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實際上屬於內部驅動和外部鞭策相結合。其中KPI適合成熟的流程與操作性的崗位;OKR適合研發創新類崗位。


一流的人才可以自我驅動,不需要績效管理,但是這樣的人才只佔5%左右;對於佔95%的普通人而言,績效管理是必要的管理手段。很多公司的高層與HR由於自身知識體系的侷限性,往往脫離了現代企業管理架構談績效管理,那麼總是難以克服其中的弊端。


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現代企業管理非常複雜,包括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戰略規劃、績效管理、計劃與任務體系、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人才梯隊、職級晉升、學習與成長等一整套科學管理架構。績效管理只是其中一環,科學管理體系需要各部分密切配合才能運轉。“一招鮮打遍天”是不存在的。


2019年,正值壯年的馬雲宣佈退休,他說:“阿里巴巴公司我最驕傲的不是商業模式,而是今天我們的人才梯隊、組織建設、企業文化的發展……如果我算第一代,我們現在第五代領導人梯隊建設都已經做好了。”


阿里巴巴的361績效考核與淘汰機制,並沒有阻礙公司的發展。因為在阿里巴巴的現代科學管理架構中,績效考核將正面作用發揮到最大,副作用抑制到最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