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戰局最為困難的時期:林彪所部被敵人追得混亂不堪,不知所措

東北戰局最為困難的時期:林彪所部被敵人追得混亂不堪,不知所措

(電影《大決戰1遼瀋戰役》)

1945年11月下旬,國民黨軍佔領錦州,12月底再入錦州。根據林彪的再三建議,毛澤東致電東北局,指示把大城市讓給國民黨,部隊丟掉汽車,脫掉皮鞋,到農村去建立根據地。

儘管在事實面前,中央已經認識到建立根據地和作長期打算的必要性,但仍希望儘可能多保住一些城市,以迫使國民黨承認中共在東北的地位。只是部隊打大仗的條件實在不成熟,林彪率部保衛撫順、本溪、丹東、遼陽,結果是保一個丟一個。

到這個時候,中共如果還想和國民黨平分東北,唯有將國民黨軍阻止在四平、本溪,這就有了四平保衛戰。

對於四平要不要守,守到什麼程度,林彪和毛澤東是有分歧的,林彪並不覺得有死守四平的必要,但為服從大局,仍將部隊主力(已由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部署到四平進行防守。

四平保衛戰打響後,在短短几天之內,毛澤東連續給林彪和前線發來十幾份指示電,要求務必死守四平,挫敵銳氣,以爭取戰局好轉。

東北戰局最為困難的時期:林彪所部被敵人追得混亂不堪,不知所措

(電影《大決戰1遼瀋戰役》)

部隊在四平守了一個月,堅持不住了。林彪認為再不撤退就可能被敵人包餃子,於是斷然下令撤兵,同時去電中央報告戰場情況。

第二天上午,毛澤東覆電,同意如果實在守不住四平,可以主動撤退,但當林彪收到這封電報時,四平其實早已成了空城一座。

東北民主聯軍撤出四平後,長春一線無險可守,林彪又決定撤出長春。這是東北戰局最為困難的時期,當林彪率部從長春撤退時,他身邊的作戰科長帶著實力統計表投了敵,部隊所處的困境也由此被敵人所掌握。

國民黨軍乘機兜後猛追,東北民主聯軍被追得混亂不堪,已經到了不知所措的地步。戰場上的情況是,部隊一個勁地撤,敵人在屁股後面一個勁地追,像拖了根尾巴一樣,甩都甩不脫。有的部隊在幾乎喪失戰鬥力的同時,連跑都跑不過敵人,很快就落到了敵人後面。

好在國民黨軍打慣了正規戰,不知道要不顧一切地一口氣追下去,而是追上一陣,架起炮轟一轟,然後再追。東北民主聯軍依靠小部隊抵擋,這才得以退到了哈爾濱。

毛澤東本來要求堅守長春,相關指示電發出後,東北局覆電,說部隊前一天晚上就從長春退出,現在都已經到哈爾濱了。

東北戰局最為困難的時期:林彪所部被敵人追得混亂不堪,不知所措

(電影《大決戰1遼瀋戰役》)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