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邢臺

擁有3500餘年建城史

800餘年建都史

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

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

中國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之一,

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

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

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

從古至今歷經三千多年行政建制

未曾中斷、城址未曾遷移,

被稱為“燕趙第一城”。

邢臺古城有“京南第一城”之譽。

近日,古官道、北大街、羊市道、天寧寺4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獲得市政府批覆。未來,城市的記憶,將在這裡更好地延續。

對此,市政府提出這些要求

《保護規劃》是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髮展和建設管理的法定依據,保護範圍內的一切建設活動必須符合《保護規劃》要求,未經審批機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隨意改變和調整。橋東區政府要完善地方管理辦法,加大保護資金投入,認真組織實施《保護規劃》。市規劃局、市文廣新局要加強對《保護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古官道歷史文化街區 為古城文脈延續中心

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範圍:北起團結東大街(古城北門)、南至中興東大街,以南北長街即府前大街—府前東街(東門裡街)—南長街—北長街為中軸線,總用地面積約36.71公頃。該街區核心保護範圍面積20.69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16.02公頃。

打造方式:將古官道街區打造成為街巷格局獨特、禮制特色明顯、城池輪廓清晰、市井文化活躍的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內除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改建活動;必要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應當提交歷史文化保護方案,並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控制建築的簷口高度9米以下,建築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應與歷史風貌相協調。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的簷口高度不得超過12米,體量、色彩、材質等應與核心保護範圍內建築相協調。嚴格保護街區整體空間格局、歷史風貌和各項保護要素,重點保護府前大街、南長街與北長街等街巷構成的“南北大通道(古御道)要衝”的傳統古官道格局,重點控制道德經幢、清風樓、邢臺火神廟等重要節點周邊的建築風貌、高度與體量

。整治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現狀建築,保持街區整體風貌和諧。

未來:在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風貌的前提下, 以功能置換與更新為突破口,科學引領傳統產業升級和綜合效益提升。做好街區功能置換中的“加減法”,通過適當減少並優化居住功能,植入並強化文化休閒功能,優化提升商業服務功能來實現城市功能的置換和更新。加強歷史文化街巷的環境整治與品質提升,復興老城區發展活力。

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 為古城文化活力中心

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範圍:以北大街、花市街為軸心,北至中興東大街、南至羊市街-牛市街、西至順德誠上誠東側、東至小東街,總用地面積20.19公頃。該街區核心保護範圍面積11.58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8.61公頃。

打造方式:保護以北大街、花市街為軸心的“兩軸一點兩區”的街區傳統格局。核心保護範圍內除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改建活動;必要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應當提交歷史文化保護方案,並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控制建築的簷口高度9米以下,建築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應與歷史風貌相協調。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的簷口高度不得超過12米,體量、色彩、材質等應與核心保護範圍內建築相協調。保護包括靛市水臺38號院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歷史環境要素,保護包括桐泰祥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未來:在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風貌的前提下,加強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展示,延續原有功能並賦予新功能,優化提升街區“多樣性”,加強環境整治與品質提升。通過引入多樣化的商業形態,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造創業產業街區,增加開敞空間和活動節點,強化民俗文化體驗和市民互動平臺。

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 為古城人居文化中心

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範圍:北至西羊市道—東羊市道、南至羊市街、西至農機小區、東至順德誠上誠,總用地面積5.41公頃。該街區核心保護範圍面積2.5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85公頃。

打造方式:對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堅持保護優先、兼顧提升、協調發展、改善環境、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的原則,保護“一軸兩區三節點”整體空間格局、歷史風貌和各項保護要素,重點保護核心區範圍內集中成片的傳統布袋院、歷史建築、歷史街巷空間,保護和發揚包括釀酒工藝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核心保護範圍內除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改建活動;必要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應當提交歷史文化保護方案,並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控制建築的簷口高度9米以下,建築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應與歷史風貌相協調。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的簷口高度不得超過12米

,體量、色彩、材質等應與核心保護範圍內建築相協調。整治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現狀建築,保持街區整體風貌和諧。

未來:在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風貌的前提下,加強街區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綜合防災體系建設,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延續原有生活居住功能,兼顧發展旅遊文化功能,注重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展示。重點形成以皮毛文化體驗、邢酒文化體驗、社火會傳統活動等為主的特色街區,統籌發展與街區傳統手工藝相關的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品牌塑造,激發街區活力。

天寧寺歷史文化街區 為古城特色文化中心

邢臺主城區四片區保護規劃獲批:不得新、擴、改建

範圍:北至天一城南區南圍牆、南至邢臺縣醫藥公司、西至天寧寺西圍牆、東至鳳麟街,總用地面積3.19公頃。該街區核心保護範圍面積1.53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1.66公頃。

打造方式:對天寧寺歷史文化街區堅持保護優先、兼顧提升、協調發展、改善環境、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的原則,保護“一點兩片”的整體空間格局、歷史風貌和各項保護要素,重點保護天寧寺前殿這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及鳳麟街等歷史環境要素核心保護範圍內除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改建活動;必要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應當提交歷史文化保護方案,並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控制建築的簷口高度9米以下,建築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應與歷史風貌相協調。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的簷口高度不得超過12米

,體量、色彩、材質等應與核心保護範圍內建築相協調。整治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現狀建築,保持街區整體風貌和諧。

未來:在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風貌的前提下,加強街區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綜合防災體系建設,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結合天寧寺、城隍廟打造集民俗文化、特色商業、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元文化特色街區。結合歷史資料逐步恢復天寧寺歷史格局,形成集文化交流、節日活動、傳統表演等為一體的活動空間;同時將街區內的工業遺存建築改造為五傑紀念館,展示邢臺元文化,激發街區的歷史文化價值。

這些記錄著邢臺歷史發展軌跡的街區,

這些承載著邢臺人無數回憶的地方,

未來又會記錄著怎樣的故事呢?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本文轉自邢臺號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將其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