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為何他變成了殺人狂魔,卻讓人恨不起來?

《小丑》是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一部犯罪劇情片,2019年10月在北美上映,一經上映便登錄北美週末票房榜首,豆瓣評分也上了9.0。

小丑是逗人歡樂的演員,但《小丑》卻無法讓人歡樂,它講述了一個小丑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悲劇。

《小丑》:為何他變成了殺人狂魔,卻讓人恨不起來?

1

“你不肯告訴我,我忍不住大笑是一種病,我的身體一定有毛病,但貧窮才是真正的病。”

亞瑟·弗萊克是個小丑,他和年邁的母親生活在哥譚市的一棟破舊公寓裡,為了生活,亞瑟在街頭扮演小丑為商家吸引顧客,但無所事事的街頭青年卻嘲笑他,搶走了他的廣告牌,還戲弄他毆打他,而他卻無能為力。

亞瑟是一個有癲笑症的病人,常常會忍不住的狂笑,這是一種精神疾病,人們都當他是怪物,老闆諷刺他,就連社會福利救助中心的人也不願真心幫助他治療。

同事藍道以讓亞瑟保護自己為名暗中送他一把槍,卻在他一次表演時槍被發現後在老闆那裡反咬他一口,導致亞瑟失去了工作。

一個有病的人,卻要假裝像沒病的人一樣正常工作生活,還要受人欺辱、嘲笑、背叛。

終於,在亞瑟被炒後回家的地鐵上,他目睹了三個白領精英一樣的人調戲女孩,他犯病哈哈大笑被欺辱的時候,他忍無可忍,開槍殺死了那三個人。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亞瑟選擇了爆發,他心裡的小丑開始衝破桎梏。

《小丑》:為何他變成了殺人狂魔,卻讓人恨不起來?

2

“我曾以為,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劇,但是現在我意識到,它是一場喜劇”。

得知自己是母親和30年前的主顧湯姆斯韋恩的私生子後,亞瑟去找湯姆斯韋恩,卻被管家嘲諷趕走,他千方百計終於見到湯姆斯韋恩,想要父子相認,卻被告知自己是被母親領養的,而且母親患有妄想症,他找到母親的檔案,發現自己確實是被領養的,而且母親和男友還虐待他,才導致他患上癲笑病,最終亞瑟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所有的人都拋棄了他,包括和他朝夕相處相依為命的母親,這世上連最後一點溫存原來也都是假象,亞瑟內心的小丑徹底跳了出來。

在同事藍道和侏儒症人來看望他時殺死了出賣他的藍道。

他幻想自己美麗的女鄰居對自己有好感,安慰他,陪伴他,對他不離不棄,原來也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最終他也殘忍的殺死了他愛的人。

《小丑》:為何他變成了殺人狂魔,卻讓人恨不起來?

3

“我希望我的死會比生更有意義。”

亞瑟也曾夢想做一個優秀的脫口秀喜劇演員,為此他經常看偶像莫瑞的脫口秀表演節目,學習模仿偶像的肢體動作和語言,想象著在節目現場和偶像親密接觸,他還去脫口秀俱樂部學習。

但是在一次在俱樂部登臺表演犯病哈哈大笑的節目被莫瑞看到後,莫瑞當眾諷刺他不配當喜劇演員,這對亞瑟來說也是一個打擊,沒想到他卻因此一夜成名,最終莫瑞的脫口秀節目邀請他參加表演。

自己一直崇拜的尊敬的偶像,原來也視自己為草芥,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以這種令人可笑的方式成真,在節目上,莫瑞和亞瑟因政治問題爭執,莫瑞的偶像形象在亞瑟心裡徹底崩塌,他內心的小丑徹底瘋狂,他在節目中殺死了莫瑞。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這個社會變得冷漠自私,所有的小丑便都會跳出來。

原本亞瑟隱藏自己所有的苦痛,以微笑面對這個社會,沒想到社會卻回以他嘲諷和侮辱,他被迫一步一步走向深淵。

《小丑》:為何他變成了殺人狂魔,卻讓人恨不起來?

“好的,壞的,好笑或是不好笑,都是由你們來定義嗎?”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束溫暖的陽光而不是那一片雪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