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最近在住所附近看到很多找房的青年人,通往公交和地鐵站的街道兩旁也出現了不少嶄新的招租信息,在我印象中對這兩個景象的記憶留給了去年夏末。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畢業前一個多月我就在自如和鏈家上找房,那個時候看到自如上的房間真的喜歡,裝修簡約,房間乾淨,交通便利,一個初來乍到的北漂還能奢求什麼呢?

但對此我望而卻步了。

如果房租是工資的三分之一……摸著良心講,我覺得我拿不到6K工資。

所以從學校宿舍搬出來後,支持我開啟北漂的是沙河於家園的自租房。

坦白地講,這些由近郊農村村民自發修建的樓房,儘管存在各種安全隱患,硬件簡陋,但承載了無數北漂人的夢想。

不過仍然好景不長,也就是在我畢業的這段時間前後,北京市政府從大興的幾次火災中痛定思痛,吸取教訓,以高壓政策的方式,驅散外來人口,我僅以毗鄰朝陽的昌平某村鎮舉例:

主要的政策有三:三層以上樓房不允許住人;房屋裝配消防設施;拆除違建房屋。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該地區受此影響人數達20W,大部分人選擇繼續向北,深入昌平區居住,少部分人向五環內靠攏。該村部分房價上漲5%左右。

那你一定明白,這就是2018年前半年,網上不時有人傳言“北京容不下人”、“北京往外趕人”的言論由來。那個時候外地人覺得心寒,北京土著又覺得委屈。

儘管此事引得無數自媒體賬號紛紛發聲,但真正與此事有關的人,只顧得在下班後往來於昌平區的各村之間,尋找一處棲身之所。

雖然我沒有直接資料顯示,政府的這一舉措導致了七八月份城市住房租金的上漲,但是夏末網上仍然傳出“自如、蛋殼等中介哄抬房價”的信息。隨後的新聞便離不開房,8月自如被曝甲醛超標,租戶患病;初秋被曝針孔攝像頭事件再次衝上熱搜。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顧不上分析大形勢,我頂著初秋的寒雨,硬撐著工作一天疲憊的身軀在朱辛莊地鐵站附近找房。基本條件都差不多,電費1.5元/度,沒有水費,網費階梯價格可選,只有房間面積和陽面陰面決定了最終的租金。

那個時候我徹底感受到了在外漂泊之感,那是一種身不由己,單純為生存勞累奔波,還深感精疲力竭的複雜情緒。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圖片源於網絡


後來的一瞬間我意識到,這樣的現狀給了我一種壓力,它雖不會像天災人禍,突然把你打倒,卻也不會讓你輕易擺脫,他就是這樣慢慢的耗費你大量的精力或心神,讓你在長時間的磨耗中失去站起來的能力。

這或許就是活在最底層的人,很難站起來的原因。

所以我從來都害怕自己的東西太多,因為行李太多的人,沒法流浪。

最後一天我實在無計可施,在路邊拽住一個大哥,簡單的介紹了我的意圖,他倒是熱情的給我指了條明路“你去回龍觀xxx,那邊房子一千三左右”。感動得我連聲道謝,但是天色太晚,我只好先回去,擇日再來。

對於以上這些過往舊事,我恰恰想說明的是對於一個北漂來講,生活太容易被各種因素左右。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你需要關注新聞,關注時政,無論你對北京有怎樣的看法,你都必須明白,此刻你的一切都與他息息相關。

你可以迷茫,你可以困頓,但你必須獨自面對這些壓力,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儘可能用最小的成本去面對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否則負重前行,只會覺得夢想遙遠。

你還要明白,北京的繁華與白手起家的北漂毫不相干,僅以租房一事來說,他就能讓你深刻體會到從底層向上仰望的那種憧憬。

你必須端正心態,北京的繁華是與美好的生活相配,你來,是創造美好的生活來融入這繁華,而不是榨乾一切享受生活,讓自己配上這繁華。

對北京房價熟悉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屋中介,另一種是北漂


售賣北漂壓力已成為自媒體引人注目的慣用手法,真正的北漂生活既不會那麼壞,也不會那麼好,他只會平平淡淡的,體現在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極小的差距告訴你,我在北京。

晚安,做個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