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這兩天最火的電影,非《哪吒之魔童降世》莫屬了。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在看完這些扛起“國漫崛起”大旗的作品之後,筆者又重新回顧了一遍童年經典,偶然發現其中一部名為《天書奇譚》的動漫要在今年修復上映,再次點燃了自己對童年的回憶。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到《天書奇譚》這部動漫是在2000年的時候,網絡沒有現在這麼普及,很多老動漫只能通過光碟才能看到,而《天書奇譚》也是夾雜在眾多光碟動漫中比較奪人眼球的一部。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天書奇譚》的劇本創意來源於《平妖傳》部分章節的截選。時隔35年(1983年首映)的再相見,這一部曾經觸碰過國產動畫水平天花板的作品又究竟能否再度帶予我們觸動呢?

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探尋一下《天書奇譚》修復過程的前前後後。

《天書奇譚》採用串燒,多條故事線並敘的形式編寫劇本,可以說在當時也是一種創新了。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1.

2018年,美影廠重啟了《天書奇譚》修復項目工作。而對於老影片的修復,第一步則是需要對老膠片進行清潔和整理。在修復過程中,由於年代久遠,部分膠片齒孔間距會收縮影響膠片的數字化掃描,所以對於老電影修復,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步到位。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2.

此次修復工作,除了數字化處理外還對影片的色調進行了重新調整,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當年的影片色調,並在此基礎上將畫面的每一幀分辨率調整為高清畫面版本。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3.

音效方面,由於電影原音只有一條音軌,背景音,人物配音無法分離,且電影配樂清單,單單背景音的樂譜這一項的丟失就達到了15段,這無疑給修復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但修復組選擇重新演奏錄製的方法,一一將丟失部分補齊。重新演奏部分多采用西洋交響樂的元素,而原版電影多采用國內民族音樂風格,新舊的選擇上,最終定為新舊結合,為這部老動漫注入了新的音樂血液,表現力上也由於這一做法而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豆瓣9.1,看完《哪吒》,更想看它了

有的網友稱,修復這麼一部年代久遠的老動漫實屬是炒冷飯、圈錢的做法,不如花精力在創新方面,而不是活在當初的輝煌裡;但是筆者認為,動漫修復是對中國動漫史的一種保護,隨著科技的進步2K,4K顯示的不斷髮展,現在很多經典的影像由於得不到數字化保護,而隨膠片的損毀徹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這是何等的遺憾。

再者,近些年不斷修復上映的國外動漫也如雨後春筍般被搬上大熒幕,《獅子王》《千與千尋》等美日系列動漫也都獲得了無數動漫迷的追捧,這能叫做炒冷飯嗎?所以,藝術無國界,善待國產動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