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樓市限售鬆綁,樓市政策轉向?

4月11日上午,一則青島樓市鬆綁政策橫空出世。

青島網上房地產發佈消息:鼓勵改善型住房需求,房產證滿2年(之前是5年)即可上市交易,針對本地就業人才購買首套房,不需要落戶或者繳納社保。

這則政策主要包含兩點:1.鼓勵改善型購房者入市,盤活二手房交易。2. 放寬首套房入市門檻,擴大購房需求,進一步搶佔人口

之前,接連有張家口,寶雞,廣州試圖放鬆樓市,或是降低首付,或是解綁商住,但都變成了一日遊,慘遭下架。那青島為什麼敢於在此時放大招?

要理解為什麼是青島,為什麼在此時敢於試探性解綁樓市,你必須要知道最近高層的表態和青島樓市的現狀。

青島樓市

過去一兩年,你要問哪個一二線城市房價下降最狠,那除了我們的大北京就是青島了。均價從18年最高點2.06萬降到了今年年初的1.6萬,均價下降了25%。如果拿股市來打個比方,青島樓市全面進入熊市。

青島樓市限售鬆綁,樓市政策轉向?

加上肺炎疫情的影響,如果沒有政策託底,青島的房價一定還會繼續下跌,青島本地的中小房地產公司也扛不住。

所以青島在此時出手就是用有形之手來干預房價下降的趨勢。放在股市,就是證監會表態,保險資金要入市啦,散戶們要扛住啊。不一樣的政策,一樣的套路。

中國的樓市和股市都是政策市,政策的轉向尤其關鍵。

那為什麼青島敢於在此時解綁,不怕再變成一日遊麼?讓我們看看最近上層的表態。

最近央行的表態

在4月10日召開的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2016年以來,央行為抑制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行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房地產行業特點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而且週期很長,央行一直非常注重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一致性。房地產市場的“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基調中,穩預期尤其重要,預期不穩反而對經濟傷害更大,下一步還是按照中央總體要求和精神,圍繞“三穩”目標做好工作。

從央行的表態來看,對2016年以來房地產調控的效果給予了肯定,也就是說從金融口來說,如此嚴格的資金政策可能會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政策重心轉向了穩預期。

什麼叫穩預期?其實就是穩住房價,不能有崩盤的預期。美國的股市中國的樓市,都是大泡沫,美國的股市崩了就會變成金融危機,中國的樓市也一樣,樓市崩盤後銀行和個人便會破產,系統性危機爆發。

疫情對樓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房價預期有改變的勢頭,此時央行的重心必然轉向穩。

樓市政策要轉向?

現在最高層的樓市政策,仍然是房住不炒,也就是房子這個夜壺還在床下邊,現在正在糾結要不要拿出來。

人民銀行的表態也只是重申了三穩而已,沒有明確的政策刺激和國家層面的配合。

所以夜壺還沒打開,樓市風向不會快速轉向,但是各個省市的邊際放寬開始變多,主要目的仍舊是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