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女孩腰疼難入睡 重醫附二院骨科8毫米小孔治“腰突”?

俄羅斯女孩腰疼難入睡 重醫附二院骨科8毫米小孔治“腰突”?

(上游新聞記者 周晉羽)“擔心手術對日常生活影響大,沒有親人在身邊可怎麼辦?但我的腰腿實在太疼了,甚至整晚都沒辦法睡覺……”在重慶讀研究生的俄羅斯女孩莎莎(化名)怎麼也沒想到,一場手術下來,立馬感覺症狀變輕了,並且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地走動。“太神奇了,非常感謝這裡的醫生!”她感嘆。

俄羅斯女孩突發腰腿痛

竟是腰椎間盤突出

今年寒假,在重慶郵電大學讀研究生的莎莎沒回國,而是留校複習。誰知因新冠疫情原因,學校遲遲沒開學。3月中旬的一天,莎莎突然感覺自己的腰背部有些痠痛,並且症狀持續加重,疼痛放射至兩側髖部,甚至正常活動都有些困難。莎莎去到校醫院就診,在口服藥物後症狀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沒過幾天,症狀又加重了!

在校醫的建議下,莎莎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就診。經過詳細的問診及腰椎MRI檢查提示:患者的第1和第2腰椎之間的椎間盤變性、脫出,伴鄰近後縱韌帶侷限性增厚及左側椎間孔狹窄。該科副主任醫師、留美醫學博士晏錚劍醫生建議其儘快入院觀察以便進一步治療。

由於莎莎並無親人在側,且當時正處在疫情期間,老師和同學也沒辦法前來照顧,莎莎更傾向於回校醫院治療。在聯繫校醫院,瞭解到其並無對症藥物後,晏醫生開出處方建議她去臨近學校的市級醫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並囑咐患者,如果3天后症狀未得到明顯緩解,一定要及時返院治療。

5天后,莎莎再次回到了附二院。因為靜脈輸液治療後症狀仍無緩解,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還有加重的趨勢,晏醫生建議立刻住院行手術治療。對於這個建議,患者顯得十分恐懼和謹慎。她詢問以前在俄羅斯相熟的醫生,得到的建議是“椎間盤脫出1公分以上才需要手術。”

對此,晏醫生解釋,這位俄羅斯醫生口中的“手術”,應指的是傳統的腰椎間盤手術,“也難怪患者會有懼怕、抗拒心理,傳統手術做下來,腰背部的皮膚創口達5~10釐米,同時還要剝離很多肌肉;由於椎間盤在身體深處,周圍被骨骼遮擋,為了去除突出的椎間盤被迫需要切除很多骨組織。而這將導致脊柱原有生物力學結構破壞,造成脊柱穩定性喪失。為了重建穩定性,醫生又不得不在患者體內擰入一堆昂貴鈦合金材質的釘釘棒棒……”

“但這次我們要建議患者做的並不是創傷和費用都相對比較大的傳統手術,而是腰椎經皮脊柱內鏡手術,也許這項技術在俄羅斯還沒有得到推廣和應用,但在我們醫院已經開展了近10年的時間相當成熟了。”晏醫生指出,經皮脊柱內鏡作為一種革命性的脊柱微創手術系統主要適用於中重度頸、胸、腰椎間盤突出的青壯年和不能耐受開放手術老年人群。

醫生通過皮膚表面8毫米左右的創口,建立工作通道,將經皮脊柱內鏡直接放入到患處靶點區域,將病變在顯示器上放大數十倍後實施手術。通過這套系統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脊柱裡的解剖結構,輕鬆避開重要而危險的血管和神經,乾脆利落的摘除壓迫神經的髓核,達到給神經根管減壓緩解疼痛症狀的目的。該手術通常歷時短,創傷小,術後第2日即可下床活動,並不太需要親屬照看,對患者的常態生活影響非常小,可以很快地回到學習或者工作中。

手術成功 疼痛評分從7分立降至3分

在患者住院期間,晏醫生對其腰部疼痛程度進行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0~10分,莎莎的疼痛達到了7分。“患者達到了重度疼痛,晚上幾乎難以入睡,這種情況真的迫切需要手術。”瞭解到患者的顧慮後,晏醫生一邊為其繼續進行保守治療,一邊反覆耐心細緻地向她講解經皮脊柱內鏡微創治療的原理與優點,解除其顧慮。最終,莎莎選擇了這種先進的微創手術方式。

大多患者突出的椎間盤位於腰4腰5或腰5骶1之間的椎間盤,這裡脊髓僅剩下神經的末端,相對手術風險較低。但沙沙突出的椎間盤位於腰1和腰2之間,這裡是脊髓圓錐的位置,一旦損傷將造成患者永久的大小便功能障礙。這無形間給手術增加了更大難度和風險。

為此,晏醫生做了充分的術前準備,還特別安排了精通各國語言的尼日爾研究生ISMAIL輔助手術,實時與患者用俄羅斯語、英語、中文進行無障礙溝通,以瞭解患者的實時感受。

俄罗斯女孩腰疼难入睡 重医附二院骨科8毫米小孔治“腰突”?

手術如期實施。晏醫生及團隊憑藉豐富的經驗及精湛的手術技巧順利完成了手術,切口僅8毫米,出血約10ml,手術費時55分鐘。術後,晏醫生再次為患者進行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疼痛感立即降到了3分。莎莎之前痛苦的面容也由陰轉晴。術後第二天,莎莎便可以在腰圍的保護下自己下地活動。原本第三天便可出院,但醫生了解到她宿舍樓層較高且沒有電梯,疫情期間又無法點到外賣,因此建議其在醫院多修養兩天。這期間,還碰上了莎莎25歲生日,醫護人員貼心地為她準備了蛋糕。“真的非常感動,更加感謝他們的‘神奇技術’治好了我的病!”

腰椎間盤突出別怕

經皮脊柱內鏡手術開闢治痛新路徑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人遭受著“腰椎間盤突出”之苦,輕則腰腿痠痛,重則壓迫脊髓神經造成癱瘓。

晏醫生表示,對於症狀嚴重的患者,一般建議手術治療,但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因為害怕“手術”而選擇拖延,直到疼痛無法忍受才來院尋求手術治療。可那時神經多半已經遭受較嚴重的損傷,即使手術也無法使其完全康復;要麼就會因為局部反覆的炎症反應造成嚴重的神經粘連,不僅給手術治療增加難度,同時還可能造成手術併發症的發生。

晏醫生強調:“所以,我希望更多患者可以瞭解到經皮脊柱內鏡這種先進的微創手術方式。手術切口不到1釐米、住院時間不超過1周、康復快、費用低、風險小……並且,這項技術在我院已經非常成熟,已經成功為上千名頸、胸、腰椎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患者可以放心地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