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註釋:

1.吟嘯:放聲吟詠。《晉書·阮籍傳》:“登山臨水,嘯詠自若。”

2.芒鞋:草鞋。

3.“一蓑”句:意謂身著蓑衣,一生出沒於煙雨之中,也任憑它去了。蓑,草編織的雨衣。

4.料峭:形容春風略帶寒意。《五燈會元》卷十九法泰禪師:“春風料峭,凍殺年少。”

5.“回首”三句:意謂歸去時回頭再看遇雨的地方,風雨已過,落照也收起了斜暉。蘇軾《獨覺》詩云:“翛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收尾二句與此詞煞拍相同。

賞析:

上片寫旅途中突遇急風驟雨而若無其事的態度,下片寫雨過天晴回望來路所得的感受。“穿林打葉”,見出雨急風驟,“吟嘯”、“徐行”,見出態度從容。“竹杖”句,條件窮窘而心理輕快。“莫聽”、“何妨”、“誰怕”、“任平生”,坦蕩豁達的性格躍然紙上。換頭轉入雨後,酒醒、雨霽、天晴、日出,回眸向時風雨交加之處,一切無不消逝一空,幻化為烏有。自然界有急雨撲面的遭遇,人生旅程中也不乏風雷蓋頂的險境,只要沉著履險、從容應變,豈有闖不過的人間風浪?這是詞人承受風雨洗禮後的真切感受,也是他經歷陰霾壓頂的政治風雲後所萌生的人生反思。正如鄭文焯所評:“此足徵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手批東坡樂府》)以曲筆寫胸臆,深邃的人生哲理,即寓於最平常的生活小景之中,有耐人品味、發人深省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