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創新圈|培育新動能 激發新活力 川渝按下創新“加速鍵”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如何提升協同創新發展能力?近日,重慶提出,加強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大力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重點在提升科技創新平臺、集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推進核心技 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發力,全面提升成渝地區協同創新 發展能力。目前,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正在積極行動,按下川渝合作創新“加速鍵”。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创新圈|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川渝按下创新“加速键”

重慶兩江新區

聯手天府新區打造⻄部科技創新中心

復星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在渝戰略佈局、豬八戒今年將在川渝各建10個數字經濟服務中 心、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打造人工智能融合應用開源開放平臺、重慶藥友 製藥有限責任公司與28家川渝地區為主的醫藥企業聯合組建“小品種(短缺藥)⻄部地 區聯盟”......近日,在這些嗅覺敏銳的企業紛紛加碼佈局的背後,重慶兩江新區和成都天府新區正在攜手建設⻄部科技創新中心。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创新圈|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川渝按下创新“加速键”

作為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經濟發展領頭羊,當前,兩江新區正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 示範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力打造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 園和兩江協同創新區三大創新平臺,打響“智匯兩江”品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努 力成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示範區。 兩江新區科技創新局局⻓李潔表示,兩江新區區內創新資源豐沛,創新活力日益增 強。

下一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將依託兩江協同創新區和成都科學城等創新平臺, 加大協同創新力度,加強雙方在創新資源、創新體制、創新政策等方面的合作,培育 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共同建設⻄部科技創新中心,全面提升成渝地區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同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雙方將支持雙方企業科技合作,共建共享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共性創新平臺,圍繞優勢產業、主導產業,瞄準國際前沿技術聯合組 織攻關,力爭在重大“卡脖子”技術和產品上取得突破。 目前,具體行動已經開始。今年年初,兩江新區專⻔發佈了百億級的科技金融服務基 金群,促進供給體系、需求體系、金融體系三⻆框架相互支撐更加適配,形成政產學 研資用協同創新的生態鏈。

此外,兩地間還將加強產業聯動發展、創新資源共享,協同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打通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共同構建萬億級產業集群和世界級產業集群,一道努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雙引擎”。

重慶高新區

將崛起一座AI City

總投資200億元,一座AI City即將在重慶高新區崛起。日前,在重慶市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活動上,重慶高新區一“新基建”項目——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以最高投資額和高科技含量受到廣泛關注。

與傳統基建不同,該項目將承擔起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的使命,真正意義上將AI City的 規劃實現落地,樹立智能化產業標杆,創立重慶創新之城“新基建”的新示範。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创新圈|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川渝按下创新“加速键”

特斯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渝表示,“通過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的建設,將為重慶的創新發展匯聚全球頂級的前沿科技和精英人才。”

而吸引這家人工智能物聯網領軍企業紮根於此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慶科學城。 其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方向是科學城的重要著力點,這正好與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項目一拍即合。

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獲悉,今年重慶科學城建設將按下“加速鍵”,川渝將聯手共建⻄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重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不久,重慶科學城校地聯席會議制度正式獲 批,這對於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推動市級部門、重慶高新區、高校加強資源整合和工作聯動,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高標準規劃建設科學城,打造重慶高新區發展升級版,無疑是提供了強力支撐。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创新圈|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川渝按下创新“加速键”

據悉,今年重慶科學城將立足國家戰略佈局,高水平打造一批科技研發創新中心,圍繞高校、院所、企業建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等研發創新平臺,佈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大科學工程、國家級實驗室,進一步增強重慶高新區的原始創新能力。

同時支持科研院所建設應用研究平臺,引進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到科學城設立研發機 構、建設應用研究平臺,推動成果轉化。支持企業建設開發研究平臺。將平臺建設、研發投入等納入企業評定體系,激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

此外,聚焦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加快打造有孵化空間、技術平臺、產業資源、配套 資金、專業服務的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完善孵化培育機制,集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總部落地。

未來,重慶高新區將以重慶高新區(重慶科學城)和成都高新區、成都科學城為“雙核”,輻射聯動沿線綿陽科技城和有關國家級高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同打造⻄部科學城,共建⻄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極的改革開放創新高地。

【聲音】

專家獻智 數字經濟等領域引發“暢想”

北京大學區域經濟學教授薛領表示,兩地應加速“線上+線下”集聚,促進成渝一體化發展。薛領認為,我國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到規模驅動,目前正向創新驅動邁進。而產業集聚是創新驅動的重要條件之一,沒有生產要素在空間上的集聚,實現不了創新驅動。在此背景之下,集聚經濟是重要的市場力量,也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戰略途徑。

“成渝地區市場一體化程度越高,高效的企業更多,城市會得到更多高效能企業的溢出 效益。”薛領建議,成渝地區要打破地區的分割,豐富區域一體化內涵,打造共同基礎 設施、實現共同公共服務、共同制度安排、推動共同的大市場,統一實現共同發展價值。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蒲勇健認為,由數字經濟推動的產業 融合將是成渝兩地之間合作的主要推動力。兩地應該共享物流、醫療、教育、金融等 大數據資源,全方位促進各產業之間的融合度,提升整體競爭力。 蒲勇健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強化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在科技創新領域 的合作,共同建設⻄部科技創新中心。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可以加快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農業產業集聚發展、能源科技聯合創新,充分發揮成渝地區雙 城經濟圈各個城市在資源、產業、市場方面的不同優勢,促進創新技術的應用及產業化。

原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肖金成說, 重慶高新區未來將成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經濟增極。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認為,重慶高新區、重慶科學城,有自己特定的歷史使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重慶高新區應成為推動川渝地區協同創新體系的組織和領導者。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表示,重慶高新區可以發揮比較優勢,在高新技術、高水平產業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孵化、輸出等方面做出貢獻。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郭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