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東周之無可奈何

在上一文中我們說到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也簡單的說了說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衝突,事情發生了總要有人去收尾,不然不就成了爛尾工程,於是乎,西周剩下的爛攤子誰去收拾呢?本章的男主角-周平王,姓姬,名宜臼,具體生年不詳,只知道他於公元前771年繼位,薨於公元前720年,在位51年,也算得上一個長壽的帝王了,但看其一生,卻十分坎坷,父債子償這句話完美的在他的身上應驗,看其歷史形象也是低落消沉,我們大家聽過最多關於他的故事就是“平王東遷”,就是他把都城從鎬京(今陝西西安)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史書上短短十一字(《史記》-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就描述了他最輝煌的事件,真不甚淒涼。下面筆者就用故事的形式講講這位平王的故事,以及他不平凡的一生。

雜說東周之無可奈何

一、歡樂童年

平王的童年生活還是十分快樂的,怎麼形容呢?用個成語就是得天獨厚,老爸是皇帝周幽王,老媽是皇后申後,外公還是一方諸侯“申侯”,這樣的背景怕是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所以在小的時候便被立為太子,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如果不出意外,他必定會接他父親的班,成為大周天子,統御寰宇,可惜事與願違,很快一個女人的到來,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二、命運的玩笑

周幽王繼位沒幾年就喜歡上了一個女人,一個改變了平王命運軌跡的女人-褒姒,自從有了褒姒之後,周幽王整個人魂都沒了,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點燃烽火臺,更要命的是褒姒居然還生了個兒子-伯服,正所謂子憑母貴,從此基本沒有平王啥事了,他爹也越看他越不順眼,想廢他立伯服為太子,幾經努力,他父親終於做到了,在自己繼位後的第八年(公元前774年)廢了平王,改立伯服為太子,連同他母親申後也一起被廢,這一下讓他從一個天之驕子一下成了個落魄少年,心中各種滋味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此時的命運和他開個大玩笑。

三、機會來臨

在被廢的日子裡,平王也沒有消沉,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靜靜的等待機會,畢竟他還有他的外公-申侯,申國雖然名氣不大,但在當時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與犬戎相鄰,是西周西部的屏障。申侯看到自己的女兒、外孫這樣被欺負,自然也是怒不可竭,暗自積蓄力量,於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

聯合繒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結果殺死了周幽王,掠走了褒姒,隨後申、魯、許等諸侯國便擁立自己繼位,這下機會來的太突然,自己就像中了彩票一樣,還來不及高興,就發現自己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原來自己中的是一個五毛錢的獎。因為有三個嚴重問題擺在他眼前,第一犬戎怎麼辦,真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犬戎自從攻入鎬京之後,發現還是中原好,不想走了,但這就給平王的統治帶來了巨大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二皇帝不止一個,周幽王死後,平王被他外公等諸侯推上王位,與此同時他的叔叔姬餘臣也被人推為天子,史稱為周攜王,一山怎能容二虎,何況還是兩個皇帝;第三國家的未來,周朝在幽王統治的十一年了,國力凋零,諸侯稱雄,整個周王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如何才能重現往日的輝煌也是他心頭之急。

四、看似美好

面對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平王運氣不錯,雖然“烽火戲諸侯”搞得這些諸侯無人來救,但當他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過來的時候,還是有不少諸侯起兵,其中就包括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秦王也憑藉自己獨到的政治理解,在這一次救駕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後話,暫且以後再說。這些諸侯奮力擊退了犬戎,讓平王暫時緩了一口氣,但他回到都城鎬京後,看著滿目瘡痍,不禁心痛起來,這好好的都城為何變成了這幅模樣。隨後犬戎又三番五次搞襲擊,讓他頭痛不已,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平王決定遷都,把都城遷往洛邑,一來洛邑很早就開始營建,有成為都城的基礎;二來洛邑遠離西部少數民族,再也不會有犬戎騷擾了。就這樣在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算是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雜說東周之無可奈何

面對第二個問題,平王選擇了忍,雖然他很想成為唯一的周天子,但他清楚的知道僅僅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於是他選擇了忍,他任用鄭武公和晉文侯共同處理朝政,積蓄力量,在這兩人的幫助下,於公元前750年,也就是他繼位20年後,終於滅了周攜王,結束了兩王並立的局面,從名義上實現了周朝的統一。這個時候的周朝看似一切都好了起來,內憂外患都已解除,一切都看似那麼美好,但實際暗藏的風波才真正讓平王心力憔悴,一蹶不振。

五、鬱鬱寡歡

當平王面對第三個問題的時候,才發現了自己的無力,本以為遷都之後能躲避犬戎的襲擾,但凡事都有利有弊,遷都雖能躲避犬戎,卻讓自己暴露於東方各諸侯之中,隨著西邊領土的丟失,周平王發現自己所能控制的地方越來越小,甚至不如一些大的諸侯,周王朝的實力早已大不如前,諸侯們開始稱王稱霸。(《史記-周本紀》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彊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讓平王十分苦惱。後來一件事的發生,更是讓平王心灰意冷,本來在鄭武公和晉文侯的輔佐下,平王算是穩住了局面,國家也有了興興向榮的態勢,但當後來鄭武公之子鄭莊公輔政之時,平王見鄭國日益強大,鄭莊公態度也越來來差,便想撤掉他卿士的職務,並暗中將朝政分託給虢公,結果被鄭莊公知道後,便跑去和平王理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自己家對平王多麼的好,要是沒有自己的父親哪有現在的平王,你這麼做太不厚道,不知是鄭莊公口才太好,還是迫於鄭國的強勢,平王竟再三道歉,把自己兒子送到鄭國名曰學習,這才讓鄭莊公平息怒火。就這樣平王發現了自己無力,對外早已不能號令諸侯,對內連換個大臣也做不到。至此之後平王開始鬱鬱寡歡,直到公元前720年走完其漫長的一生。

結語

縱觀平王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有過高潮卻最終落於低谷,雖對於他來說可能是不幸的,但從整個歷史看,平王東遷後,歷史開始進入春秋時代,那裡星光璀璨,百花齊放,達到了古代歷史的一個高潮,這不禁讓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