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你說的話暴露了你的狹隘

01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看完兩位新演員表演的《悲傷逆成河流》片段,李誠儒直接開懟:

“坐在這兒看這個……,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練過十幾年臺詞嗎?練過一年、兩年、三年嗎?”

“家國情懷、忠人義士,我們要寫的東西太多了。難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在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

李誠儒,你說的話暴露了你的狹隘

李老師的這段話,沒有任何前輩的風度,只有韶華不再的刻薄和挑剔。

也許論演技、論臺詞功夫,後輩們望塵莫及,但是李老師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對晚輩的評論也委實乏善可陳。

太狹隘了!

02/思維狹隘: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太侷限

有首歌唱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句熟悉的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看看這些孩子,都做過什麼:

2017年,山西

一名叫張超凡的15歲學生,被他的六名同學用木棍圍毆,直至活活打死。

2013年,江西

九名學生將另一名學生抓到空地上,輪流毆打長達兩小時,甚至逼她下跪求饒。還將過程錄成視頻發到網絡。

李誠儒,你說的話暴露了你的狹隘

2010年,昆明。

11名男生將1名女生約到校外進行毆打,用手機錄下了毆打過程,並在校園內傳播,引發惡劣的社會影響。

……

冰山一角。

有調查顯示,學校中被霸凌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28.3%,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經歷過校園霸凌。

因為還不知道什麼是底線,孩子的惡意,往往比成人更可怕。

他們敢用棍棒持續打人致死,敢上手就是十幾巴掌地扇在別人臉上,敢逼人下跪求饒,幹用尿和屎屎潑在別人身上,敢把垃圾筐扣在別人頭上……

在校園霸凌中,從來沒有贏家。

施暴者一般自尊感低,常惹事生非,不被老師同學喜愛。進入社會後,則更加難適應環境,會有更強的敵意和侵略性。

受害者,若長期忍受,則在進入中年後會存在著更高的焦慮、抑鬱和自殺的風險。若奮起反抗、以暴制暴,可能會造成更惡劣的社會後果。

忠人義士都曾經是某個孩子,家國情懷也不全是扛槍打仗。

《悲傷逆成河流》反應的是校園霸凌,是受害者、施暴者的循環,是一部關注青少年成長的作品。

關注孩子成長,關注孩子背後的家庭,李老師難道沒看出這是另一種的家國情懷?

03 /胸懷狹隘:缺少對人的基本尊重,更遑論關懷愛護

同是《演員請就位》現場,我們來看趙薇和郭敬明給出的批評

李誠儒,你說的話暴露了你的狹隘

“我覺得演員好辛苦,我們要演多麼悲傷的戲。“

“我們的內心,只有達到它,要不然你就不是個好演員。”

李誠儒,你說的話暴露了你的狹隘

“首先肯定的是兩位演員很不容易,又在下雨,滿身的傷,打鬥什麼都很難。”

“……對兩位演員發自內心的敬意。”

“……是接近話劇的表演。需克服演員的虛榮心。”

趙、郭都首先肯定演員的付出,然後誠懇表達自己不認可的地方:

內心首先要達到它——趙薇

克服虛榮心——郭敬明

趙比較含蓄,郭則有些犀利。在兩個人的批評中也都溫和的表達了希望演員改進的方向。

指出問題,也盡力的指出問題背後可能的原因,以便於別人後續調整改善。

如果是一位關愛後輩、尊重別人的李老師,大概可以如下點評:

“臺詞說不清楚,這是演員的大忌,要多鍛鍊。”

“作品的內容,我感覺就是高中生談戀愛,意義不大,拍一些更能體現仁人義士、家國情懷的題材會更好些。”

如果你做不到對別人的關懷愛護,那麼請首先尊重別人、尊重他的勞動成果,哪怕他再努力也達不到你的萬分之一。

04 / 狹隘實際是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單一

只有自己做的才是家國情懷,演員都要像自己一樣練十幾年臺詞,至少也得幾年。

和自己不一樣的就如芒刺被、如坐針氈,橫挑鼻子豎挑眼。

這類人其實挺常見的:

“十八線小城市,晚上八點漆黑一片。沒有展覽、演唱會,連個喝茶聊天的地方都沒有。”

“大城市?天天堵車,空氣不好,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忙的要死。”

“上班有什麼出息?天天朝九晚五,還要看別人眼色。”

“帶孩子?全職太太?天天餵奶做飯倒垃圾,還是按摩做臉遛狗逛街?”

以上這些是不是很熟悉?

對,這就是價值觀單一。

價值觀單一的人只認可自己的方式,別人的都不對,都有問題。

一般有兩種表現:

1.鄙視別人。

對人有很多評價和批判,反感和抱怨。只認可和自己想法、價值理念接近的人,看不順眼的人特別多,很容易產生人際衝突。

2.做衛道士。

對自我有很高的完美的要求,不允許別人有任何不完美。只有完美、正義才是應該的,其他都不對。

實際上,所有的人都是和你不一樣的。不能期待自己的經歷、好惡別人也有,這是不可能的。

請允許在你的世界裡有和你不一樣的人存在。

只有內心允許了,認可了,接納了,對事物,才能有更開闊的思維;對人,才能更謙和,更包容,更有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