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面對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未來局勢的不確定性,我們更加需要多元的資產配置投資計劃來抵禦市場可能發生的風險。那麼究竟如何做資產配置呢?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在做自己的資產配置計劃之前,首先要明確這幾件事情:

打算投資多久?

一兩年?三五年?十年?預期的投資期限能決定很多事情。

硬件層面,投資期限決定投資產品的選擇,銀行理財信託等產品有固定可選期限。通常從幾個月到幾年,最好能夠確定在需要挪用這部分資金前已經過了贖回期限,否則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手續、違約費用。

軟件層面,也就是心理層面,市場是一定會有短期波動的。在面對短期浮虧的時候,人都會產生恐懼心理,如果沒有明確的投資期限限定,面對市場風險時,可能會進行不明智的恐慌性拋售,讓“浮虧”變成了實質“虧損”。因此一個明確的投資期限,可以“迫使”自己穩住陣腳,堅持長期投資。

這部分資金未來用來做什麼?

買車?買房?教育?養老?能接受虧損嗎?

投資目的是什麼?

根據資金的用途,結合個人的風險偏好,確定投資的目的,或者說想要達到怎樣的收益率。

也許是想躲避市場風險,也許有硬性的保本需求,或者是想要跑贏通脹,穩健增值,或是追求高收益。

想清楚這些事情,資產配置就完成了一半。接下來是根據預期收益率,選擇投資品種和比例。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個人理財,或者說家庭資產配置的構成,也遵守金字塔原理。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底層 金字塔最底層較寬較穩健,首先保證基本的生活開銷和保障,也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含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

中層 期望可以帶來穩健增值的財產,期限、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銀行理財、資管計劃等;

頂部 風險資產,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

資產配置的構成,先要搭建一個穩固的地基,然後逐步增加高層風險的風險投資,以提高預期收益。整體呈現一個三角形的穩固結構。至於底部有多寬,每層有多厚,也就是各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是由前文提到的幾個問題所決定的,按家庭/個人的理財需求來配比,每人個人和家庭都不盡相同。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知名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通過調研全球範圍十萬餘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案,是公認的較為科學穩健的分配方式,可以作為參考。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它把家庭資產按比例劃分為如圖所示的四個賬戶,通過合理的配置比例來分散風險。

要花的錢 — 現金類資產:保障家庭短期基本開銷,日常必須消費從這個賬戶支出。額度控制在家庭資產的10%左右,可以保留現金,也可以投資高流動性的債券、貨幣基金等。

保命的錢 — 保障類資產:生活處處是意外,需要留下一部分資金解決突發的大額開支。保障資產佔家庭資產的20%,可以投資各類重疾險、財產險等。

保本升值的錢 — 穩健類資產:投資選擇風險相對較低資產,目標抵禦通貨膨脹,可以選擇信託、債券等。保持長期穩定,忌隨意取用。

生錢的錢 — 投資類資產:為博取更高收益的投資收益賬戶。投資品種包括股市、基金、房產等。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如能作到多渠道分散投資控制風險更佳。

當然,這些僅是標普的建議,具體落實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投資不是投機,普通人不應指望靠投資暴富,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面對風險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冷靜的投資紀律、保持信心,才能達到預期的投資收益。

最後,資產配置是貫穿整個投資生涯的,而不是在遇到了黑天鵝風險時才想起來做資產配置計劃。當你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立刻行動吧,老話說得好:“只要想到去做,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黑天鵝”來臨前,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