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細細品來,很有意思,也很有哲理。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免不了相處,有親密也有摩擦。在相處過程中,若是沒了分寸,說話做事超過界限,再好的感情也會變成一場災難。

好的關係,應該是熟不逾矩,對彼此的分寸感有所把握。

分寸感是感情保鮮劑,在一起久了,再怎麼相愛的人都會有矛盾。好的婚姻相處之道是,就算再生氣,也懂得給對方留分寸。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沒有分寸的消耗。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其實在家也應該講理,保持一點“生分”。

這並不表示感情淡了,而是我懂得珍惜你的付出。

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真正走得遠,走得順的人,說話都懂帶分寸。說話,如果不考慮場景和分寸,就會成為傷人的利劍。

不知道你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張嘴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然後說一些傷人的話,還要你別介意:“我這人就是說話直。”。

小時候,以為說話直的人只是沒情商。長大了才知道,那些說話直的人,只是懶得花心思考慮別人的感受而已。

想要別人好的出發點沒有錯,但實話不一定要逆耳,也可以用令人舒服的方式說出。

懂得換位思考,分場合、分時間說話,一個人的修養和層次,往往就藏在這些小細節上。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做事有沒有分寸感。

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有一種分寸感叫“為他人著想”,有一種沒分寸叫“不把自己當外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到這樣的,總是理所當然地要你幫忙:

“我跟你關係這麼好,借點錢怎麼了?”

“你不是老師嗎?幫我孩子補一下課怎麼了?”

你幫他,被視為理所當然;你拒絕,叫做忘恩負義。

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把別人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這樣的人早已丟失了人際關係中該有的分寸。

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別人再有錢,關係再好,也不意味著別人有義務要和我們利益共享。

交友,最怕交沒有分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情分當作應盡的本分,更學不會知足。誰會願意與這樣的人交往呢?

有分寸感的人,相處起來才舒服。願我們都能做一個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