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骆驼?!……

这几日做了一些工作,仔细思量,应该是叫“苏武”牧骆驼。为什么叫“苏武”牧骆驼呢?!。。。。。。

也是机缘巧合,需要整合、梳理一下骆驼文化主题与古渥巴锡东归英雄系列,两者文化主题的资源整合。

之前刻骨铭心、莫名其妙,非常非常喜欢《苏武牧羊》这首歌。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它是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将士早晚必唱的军歌。

一直骨子里边儿,浅浅淡淡又是刻骨铭心的崇敬英雄。可能性格使然,凡事追求浅浅淡淡,也是另外一种极致吧。所以直到今天认真梳理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一段查阅资料的时候,还是会被苏武牧羊和渥巴锡的东归英雄系列的点点滴滴感动到直哭。

总感觉凡事还是简简单单糊涂点好,所以在莫名其妙喜欢越野、喜欢户外运动,穿上了骆驼鞋、开着越野车,就自恋得自己是英雄的感觉。

迷迷糊糊的也是蛮清醒的,感觉找到一点感觉了。就是骆驼主题系列与渥巴锡《东归英雄系列》如何植入英雄文化、如何做文化载体,找到点感觉了。

(一)《苏武牧羊》相关背景资料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 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二十世纪初,中学教师蒋荫堂先生看到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惨状,满怀激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呼吁中华儿女坚守民族气节,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苏武牧羊》一经传出,短短几年间就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曾经是“察绥抗日同盟军”早晚必唱的军歌。在日本鬼子入侵我华夏神州时,吉鸿昌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坚决反对内战,率部转战长城内外,重创侵华日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这支部队的前敌总指挥,他非常喜爱这首歌,大敌当前,他用苏武的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作为一首爱国歌曲,他没有选取岳飞那样的文韬武略、能征惯战的军事统帅,它选取了苏武,而苏武不曾领兵于阵前斩敌数万,也不曾开疆拓土弥望无边。他是一位在千难万苦中仍不放弃信仰和忠诚的汉家孤子,他是一位在酷寒之地坚守信仰、不折不挠的民族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苏武离汉时正当盛年,回汉时已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歌词字里行间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

“杀身成仁毕竟英风称宇宙,舍身取义保家卫国做鬼雄。”

这幅对联书于1939年于太行山上河南林州地区、抗日的国民党陆军24集团军第39师牺牲的几千抗日英雄烈士纪念碑上。这支部队从1933年热河长城抗日、卢沟桥抗日、缅甸抗日、太行山上抗日……约20年。1939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这支部队抗日之惨状,这篇文章不再详述。抗战八年,这支曾三次被打散而屡散屡战的抗日国民党军队,据解放以后正规出版社军事类图书记载:曾经的10万太行山抗日大军,最惨时仅剩下越280人,其中1943年左右洛阳籍一位国民党的师长因为长期饥饿、生病牺牲,这支部队经历了什么可以想象……

(二)《东归英雄小传》


“苏武”牧骆驼?!……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史汇为一幅耀眼秀丽的画图。而土尔扈特人万里东归的英雄壮举也为其融入了一笔重彩。这一壮举可歌可泣、豪迈壮烈,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爱国主义和维护团结统一的精神财富。

被迫离故园 始终念祖国

土尔邑特部,属于我国蒙古族中的一支“厄鲁特蒙古”,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一带,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明朝末年,因受准葛尔部严重威胁,被迫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存环境。他们穿越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

土尔扈特人把这里看作是休养生息、繁衍部落的地方,牧牲畜为生,行围猎之利。

“苏武”牧骆驼?!……


压力无所惧 归属不可变

当时,俄国政府的实际控制力量尚未达到辽阔的伏尔加河草原。但当土尔扈特在这里建立起新的游牧生活之后,沙俄把势力伸了过来。

沙俄采用各种手段,企图让土尔邑特部归顺俄国。他们派遣人员图谋拉拢其他部族进攻土尔邑特部,或在土尔扈特部贵族中进行煽动,“要求俄国保护”,都一一落空。

沙俄还对他们苛捐盘剥,甚至在发动对外战争时,强征他们中的青壮年上前线充当炮灰。这使土尔邑特部人民的生活陷入更为苦难和悲惨的境地。他们期盼有朝一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越发强烈,对自己民族归属中国的信念愈益坚定。

历经千万难 向东万里归

“苏武”牧骆驼?!……

清初以来,从康熙、雍正直至乾隆,平定准葛尔割据势力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巩固和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这为土尔邑特人民回归祖国创造了条件。

远离故土的土尔扈特部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被虐待、被奴役的厄运。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的孙子)的领导下,最后下定决心摆脱桎梏,回归祖国。究竟在什么时候行动好,他们最后选择了严寒的冬天。这是由于分牧于伏尔加河两岸的10多万帐部众要统一行动,他们只得借助河水结冰,才能渡过伏尔加河。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等人在伏尔加河东岸向土尔扈特部众作了动员。他们按照古老的习惯,派送信人通知各家派代表参加,指定一处偏僻的地方为集合地点。群众中早已酝酿着的回归情绪此时达到了高潮,大家欣喜若狂地欢呼首领们的这一果断决定。

1月5日黎明时分,河东岸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人成群结队,全都加入了行军的行列。渥巴锡首先点燃了自己的牙帐,原先的驻地变为一片火海。熊熊大火显示着他们义无反顾抗击侵略、东归祖国的决心。伏尔加河沿岸的俄国长官见状束手无策,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一大批卡尔梅克(俄国人称土尔扈特人为卡尔梅克)人会往何处。16·9万余人的东返队伍分成三路大军,离开居住170多年的伏尔加河地区,浩浩荡荡地踏上征途。整个队伍穿过冰封的乌拉尔河,一直插入白雪皑皑的哈萨克草原。

土尔邑特部向东而去的消息,传到了圣彼得堡。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土尔扈特人。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余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骆驼!!!!!)将哥萨克骑兵打得一败涂地,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在长达7个月之久的远途进军中,在泥泞的草滩和茫茫的戈壁上,土尔扈特部人民经受了极度的严寒和酷暑,遭到了刀剑的屠杀、铁蹄的践踏、饥渴的折磨、疾病的吞噬,历经千辛万苦,幸存7万余人,终于到达伊犁城,回到祖国的怀抱。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初六日(1771年7月17日),渥巴锡和舍楞等人在伊犁河畔会见了清军总管伊昌阿索通。渥巴锡向清政府献上了土尔邑特部世代珍藏的,其祖先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受到敕封的汉篆玉印,深切表达他们始终怀念祖国的赤诚之心。

人间一奇迹 美誉扬天下

“苏武”牧骆驼?!……

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清大臣舒赫德,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舍楞等的敕书。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首领及其随从四十余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承德避暑山庄。乾隆非常高兴地接见了渥巴锡一行,并为土尔邑特人胜利回到祖国颂经祈福,封渥锡巴为卓里克图汗(蒙语应用、刚毅之意),其他首领也都给予封爵。清政府于1771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修建了一座普陀宗乘庙。乾隆下令在此竖起两块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清政府让他们的首领仍然管理土尔邑特部的各项事务,如确定渥巴锡所领之地(称旧土尔扈特),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此后,他们为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继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就“所至如归”受到祖国各族人民的热情欢迎。各地纷纷捐献银钱和毡房、棉花、布匹等物资,送给土尔扈特人。清政府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土尔扈特人民战胜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用勇敢和智慧完成回归祖国的万里长征,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名扬天下的英雄史诗。土尔扈特人民的爱国行动表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战胜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土尔扈特对祖国的向心力,使他们创造了人类史上又一个人间奇迹。

土尔扈特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及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大放光彩,震撼世界。英国作家德昆赛说:“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


“苏武”牧骆驼?!……

附:东归路(《东归英雄传》电视剧主题曲)

  东归路

  词: 葛根塔娜

  曲: 张宏光

  演唱:韩磊

  东归路

  东归路

  风沙连成漩涡

  步步难

  心被寸寸折磨

  揽丝缰

  不许烈马回头望

  任凭亲人骸骨

  永埋他乡异国

  赤子心 谁能夺

  收泪扬鞭纵悲歌

  故国白云青青草

  依稀牛羊遍山坡

  东归路

  家中垂死老者

  恋朝阳

  直到最后一刻

  他在说

  肝肠可断梦难全

  十万东归梦

  来世也要记得

  赤子心 不能夺

  腰中长剑厌烽火

  今生不能吻故土

  宁愿天来葬我

  来葬我


一直非常喜欢国内这帮做户外运动、越野的人们,曾经和几个业界资深的老师沟通的时候,说自己有一种感觉: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些人呢?如果抗日期间,中国这批玩越野、玩户外的人,可能中间鲜有做汉奸的人吧,这些人应该一定是非常有血性、积极舍生取义、保家卫国抗日的的一帮人。这些资深的老师答曰:是的!!!

这几天查了很多资料,虽然明天还要去驾校考试。在电脑存盘的时候莫名其妙,在《今日头条》存丢了。又写了第2次,也是无怨无悔。

希望有一天:对于我来说,这些承载、体现英雄文化的各种文化载体,可以有效资源整合、无痕对接,做出既是浅浅淡淡亦是极致的东西出来。“苏武”牧骆驼的路可以渐行渐远。。。。

感恩生命中的懂得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