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部劇開播!

《龍嶺迷窟》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鬼吹燈系列從2015年開始,被拍成影視作品且豆瓣評分在5分以上的,至今出了《九層妖塔》、《尋龍訣》、《精絕古城》、《黃皮子墳》、《怒晴湘西》、《龍嶺迷窟》二部電影和四部劇。

近幾年來,鬼吹燈系列影視作品一直保持著每年出產至少一部的勢頭,但能夠被觀眾認可的,也不過上述寥寥幾部。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即便這六部尚算優質的,在觀眾的評價中也是參差不齊,差別極大。

最近熱播的《龍嶺迷窟》開播伊始,豆瓣評分始終保持8+,處在系列評分榜第一位。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龍嶺迷窟》由費振翔執導,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原著小說《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佟磊等主演。

同樣是原著打底、明星主演、知名導演執導,為什麼《龍嶺迷窟》開播六集好評不斷,還拿下了系列作品的最高評分?

在我看來,原因在於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細節決定成敗!

《龍嶺迷窟》的故事內容本就帶有玄幻和探險色彩,想把這樣的故事拍好,讓觀眾身臨其境不跳戲,就得把故事拍出真實感,而真實感的體現就在於細節。

通常一部新劇能不能讓觀眾提起興趣就看第一集,而第一集能不能吸引住觀眾的胃口往往看前十五分鐘。這部《龍嶺迷窟》只用了第一集的第一個鏡頭就俘獲了我的心

因為在第一集導演就用了一個長達120秒的“天地一鏡”長鏡頭將故事娓娓道來,在這個足足兩分鐘的鏡頭中,我看到了劇組的誠意和導演的決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鏡頭一開始便交代了地點——陝西省古藍縣,隨著鏡頭從天空緩緩降下,我們看到在乾涸裸露的黃土地上,一夥人舉著火把忙的不可開交。

鏡頭前一個標準陝北農漢打扮的人(李春來)正蹲在一個小土堆前抽菸,土堆上放著貢品香爐等祭祀用品,身後忙碌的人群中一口標準的陝北話喊著“春來”。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僅僅是這部分長鏡頭,便已經通過千溝萬壑的黃土地、油氈火把、人物造型、道具、聲音等細節,將觀眾帶入到了一個真實的陝西省古藍縣。

在《鬼吹燈》原著看到古藍縣的時候並沒有在意。當看到如此真實場景後,卻打心裡覺得會有這麼個地方,在好奇心驅使下搜索了“陝西省古藍縣”,但搜無此地。

然後跟著李春來的腳步,我們看到更多導演為了讓場景真實做的努力,牛、簡易灶臺、板車、樁子甚至帶花紋的棺材,一切的細節都為了呈現一個真實的古藍縣民眾打旱骨樁的場景。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僅僅這一個鏡頭的細節處理,便足以在技術上和藝術上打動觀眾。

從目前六集的體量看,劇組和導演把這份細心始終貫徹如一。

《龍嶺迷窟》雖然在原著《鬼吹燈》的基礎上作了改編,但對於原著的情節和細節都做了宛如原著圖譜般的再現。這份用心的還原為劇作贏得了不少原著迷們的支持。

比如在古藍縣招待所的房間裡,胡八一、王凱旋和大金牙三人閒聊的時候,王凱旋一個不經意的轉身鏡頭中,在後肩位置露出了一個紅色的印記。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在原著中此時胡八一和王凱旋兩人的後肩上已經出現了紅色印記,但是兩人都沒有在意,只是在下到墓道中與大蜘蛛搏鬥後才發現印記成了眼睛形狀。

在雪莉楊(張雨綺)的戲份中,她無意中打開了父親改造的書房暗門。在裡面我們看到了諸如金剛傘、四象盤、骨甲、地圖、筆記等一系列原著中的鷓鵠哨使用的物件。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對原著的細節還原做到如此之精細,不可謂不用心。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劇組還在原著基礎上還原了許多隱藏細節。

從精絕古城回到北京後,胡八一和王胖子在潘家園擺起了地攤,很是過了一段時間的舒心日子。胡八一(潘粵明)出場時就是懶洋洋躺在搖椅上曬著太陽,王凱旋在旁抱怨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如此安逸懶散的生活下,退伍軍人胡八一必然會發福。鏡頭中亮相的那一剎那,觀眾能很明顯的看出潘粵明的臉圓了一圈,鬍子拉碴甚至顯得有些油膩。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雖然觀劇後有不少網友詬病潘粵明的變化,但是在我看來,劇組能夠把細節把控到如此地步,演員能夠為角色做出如此犧牲,這部劇想不火都難。

《龍嶺迷窟》根據原著改編,自然也帶有原著的年代感。在劇中我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胡八一他們所處年代人們的生活。

比如潘家園地攤的大字橫幅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王凱旋穿的紅色背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陝西秦邦舞臺演出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最讓我感到細思極恐的是劇組還考慮到了北京和古藍縣環境和生活的不同。

同樣是夏天,在北京胡八一王凱旋等人穿的是短袖襯衫或者背心外褂,而到了地處黃土高原的古藍縣,一行人和當地人一樣,穿的是長衫。兩地的氣候差異也被考慮到了!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胡八一、王凱旋、大金牙三人長期生活在北京,整天在外風吹日曬,較之普通人三人的臉上不免會黑一些。但在陝西生活的李春來、船長父子、馬大膽、陳瞎子等人的臉上,他們的臉上表現出的則是另一種風吹日曬的黝黑和乾裂。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豆瓣評分8+的好劇,第一個鏡頭,120秒天地一鏡,便俘獲了我的心

這種地域差異下的不同所帶來的細節差異也被劇組捕捉到了,看在眼裡,我是由衷的佩服在心裡。


相比於那些假而空的後期特效,粗製濫造的服化道,《龍嶺迷窟》一頭扎進了細節的真實考究中。在一處處明察秋毫的細微中,將細節做好,將品質做精,將內容做實,讓觀眾處處能夠感受到用心的真實感。

《龍嶺迷窟》不欺觀眾,觀眾自然以誠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