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一、從扶貧中輕傷不下火線,到戰“疫”中帶傷上陣

丁倩,是新蔡縣南湖街道辦事處後張莊村第一書記,因在脫貧攻堅戰中工作成績突出,多次受到政府表彰,曾先後榮獲先進第一書記、新蔡縣十大扶貧先鋒等光榮稱號。

2018年 3月,丁倩因公事出了車禍,雙腳都不同程度受了傷,但丁倩只在醫院呆了短短几天,等傷勢稍微有些好轉,就拄著柺杖奔赴到了扶貧工作崗位。

由於腳上的傷勢沒有徹底痊癒,又加之長期扶貧走訪、工作勞累,傷勢多次復發,起初丁倩並沒有太在意,依然帶傷堅持工作,到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兩腳經常鑽心疼痛,以至於連平時走路都非常困難,到了晚上更是疼得整夜整夜難以入睡,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丁倩只好心有不捨地放下工作,到醫院就醫。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但由於病情拖得太久,傷勢已嚴重惡化,駐馬店、洛陽幾家醫院都無法醫治,費了一番周折之後,丁倩最後來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雙腳不得不全部做了大手術。

2020年春節來臨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由武漢蔓延開來,嚴重威脅著各地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1月23日(臘月二十九),手術後正處於恢復期、還在休假之中的丁倩,接到了南湖街道辦事處的電話:馬上要召開防疫工作緊急會議,辦事處問丁倩能不能參加。

從電話中,丁倩聽出了形勢的嚴峻性,雖然手術尚未完全痊癒,自己平時一直處於臥床狀態,唯有依靠柺杖才能下地走動,但疫情洶湧,國難當頭,她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在床上躺下去了。於是丁倩二話不說,就答應參加會議,然後走下床來,丟下手中的柺杖,雖然腳步有些拐瘸,但她卻仍毅然決然地奔赴到了戰“疫”的第一線。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二、幹群眼裡的“鐵姑娘”

街道辦事處的防疫工作緊急會議,更讓丁倩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街道辦事處班子成員和村第一書記,丁倩意識到了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會議結束後,丁倩立即拖著疼痛不止的雙腳回到後張莊村委,與包村幹部劉小芳、支書董明生以及村幹部分頭逐村排查武漢返鄉人員。

後張莊村有不少群眾平時在武漢種植蔬菜,想要摸清到底返鄉多少人,什麼時候返鄉的,回來後都去了哪裡,都與誰有接觸........工作量非常大,但丁倩和村幹部一起,不畏難、不懈怠,馬不停蹄地分頭逐戶進行摸底排查。經過連夜奮戰,終於摸清了武漢返鄉的18戶35人的詳細情況。

長達數小時的不停走動,丁倩的雙腳又腫了起來,每走一步,都疼得直冒汗,但在突發疫情面前,丁倩似乎忘記了疼痛,她及時把排查情況向上級做了彙報,同時咬牙堅持著連夜召開了村組會議,商討返鄉人員的隔離和解釋,以及防疫宣傳和全村動員工作。等到會議結束之後,雙腳腫疼得幾乎無法從座位上站立起來。駐村幹部劉小芳攙扶著她到宿舍裡休息,但丁倩的腳腫脹得連鞋子都脫不下來了,劉小芳看了之後,心疼得直掉淚。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天還不亮,丁倩就又不顧傷痛投入了工作。她和村幹部一道,組織全村黨員幹部設立卡點。製作了隔離喊話的錄音,開著巡邏車,逐村、逐路、逐戶進行防疫宣傳和隔離喊話,提醒群眾增強疫情防護意識,不扎堆閒聊,不聚集打牌,不串門,不到處走動,出門要帶好口罩,做好個人和家庭防疫,並利用村委大喇叭巡環播放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和注意要點。

丁倩每天24小時堅持在工作崗位上,除了搞好防疫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之外,她還拖著傷病之身,每天堅持在寒風中到卡點執勤。村幹部擔心她的腳傷,勸她回去她也不聽,一個村幹部實在心裡過意不去,就把家裡的暖氣片拉來讓她烤腳。

但丁倩的雙腳卻越腫越厲害,每次換班後回到村委,脫鞋更為困難,村裡的黨員幹部見了之後無不心疼,有人帶著責怪的語氣勸丁倩:“你就在辦公室裡坐著吧,別去卡點值班了,醫生都說讓儘量避免走路,你不聽,等傷勢再復發你後悔就晚了.....”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可丁倩聽了之後卻笑了笑說:“你們整天都在寒風裡堅守崗位,我哪能在村裡坐得住呢?我是咱村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更是一名黨員,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該帶這個頭。”村裡的幹部群眾於是紛紛感嘆道:“咱們的丁倩書記真是個鐵姑娘!真正是鐵打出來的!”

三、無私奉獻,舍小家顧大局

面對疫情突發,全村又極其缺乏防疫物資等困境,丁倩自掏腰包,於大年三十這一天,與愛人一起跑遍了全縣所有的藥店,為後張莊村採購了500多瓶酒精,近百瓶84消毒液,1600只口罩。考慮到設立卡點後,要24小時值班,怕村裡黨員幹部受凍,丁倩就又採購了12件大衣,供黨員幹部值班時禦寒保暖用。同時,丁倩還動員愛人和經商的朋友,為後張莊村及其全縣捐贈了方便麵、麵包、水果、餅乾、火腿腸、牛奶等物品。

自防疫戰打響以來,丁倩每天吃住在村、堅守崗位,整個年關沒有回過一次家,愛人和父親也都在防疫一線忙碌,兩個年幼的孩子都寄託給母親一人照顧,雖然丁倩被人稱為“鐵姑娘”,但她心裡也有非常柔軟的一面,每當孩子在視頻中帶著哭腔問她病毒打敗沒有、什麼時候能回家時,丁倩都忍不住想掉眼淚.......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四、幹群一心,眾志成城嚴防控

在丁倩的帶動之下,後張莊村的黨員幹部和群眾也都團結一致,以火熱的激情投入到了抗疫戰爭中。包村幹部劉小芳放下家裡只有十幾天的孫女,還未出月子的媳婦;村信息員秦云云把兩個年幼的孩子放在孃家由母親照看;村支書董明生把家屬一人放在家裡照顧兩個剛剛會走的孫女;村幹部張建偉讓大兒子照顧小兒子……每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村委的兩位老幹部、69歲的李愛民和78歲的張效力,不顧年邁體弱,依然帶著黨徽和袖標站在寒風中執勤;村幹部張立事,冒著極大風險去超市為村民採購物資;村幹部高建民,冒著風險數次主動到群眾中去了解武漢返鄉隔離情況;扶貧駐村工作隊員趙澤軍,主動要求替女同志值夜班……

這些黨員幹部的行為,溫暖著全村群眾,感動著全村群眾。看到他們每天在寒冷中吃泡麵,村裡的不少群眾和企業老闆心裡實在過意不去,於是就紛紛自發地給他們捐贈蔬菜、雞蛋等物品。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丁倩和村裡的黨員幹部冷在身上,暖在心頭,同樣是無比感動。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在丁倩的領導和帶領下,後張莊村的防疫工作做得非常紮實,他們在第一時間成立了防疫黨小組、應急小分隊、採購小組、巡邏隊、黨員突擊隊、並建立了“武漢返鄉人員交流群”,每日在家上報體溫;及時通過微信做隔離人員的思想工作,收集隔離人員所需物資,並及時為他們採購供應;建立臺賬,每天登記返鄉人員的詳細情況,並分村組採取五戶一組聯保措施,發動群眾共同監督,共同參與防疫戰爭。

帶傷赴一線:扶貧先鋒變身戰“疫”鋼鐵衛士

經過幹群共同努力,嚴防嚴控守護家園,後張莊村做到了人員零進零出。到目前為止,全村從武漢返鄉人員18戶35人,都已安全渡過隔離期,期間,沒有一例確診及疑似病例,在有如此多的武漢返鄉人員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安全。而這一切,都與丁倩帶傷堅持崗位,積極發揮一個黨員幹部、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模範帶頭作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